全国重点文物广裕祠,坐落在美丽如画的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钱岗古村,毗邻风光旖旎、曲折蜿蜒的流溪河畔,西靠郁郁苍苍、鸟语花香的老虎石山。
在碌筒板瓦、灰塑屋脊的古朴祠堂前面,钱岗社区“和事佬”工作室的工作人员正在开展调解工作:
“你们给我评评理,他们(施工单位)在道路施工时既没有将沙井盖盖好,也没有做好相关的安全警示,导致我妈摔倒受伤,他们又一直拖着不赔偿。”2023年10月底,村民陆女士激动地说。
广州市公安局从化区分局太平派出所接到报警后迅速介入,并联动“和事佬”工作室工作人员合力进行“把脉问诊”。村干部陆叔凭借自己在村中威信高、人情熟、会讲理的独特优势,温言安抚陆女士情绪,了解陆女士诉求以及其妈妈受伤、治疗情况,社区民警李浩坚则到施工单位走访,调查了解事发情况和暂未赔偿的症结所在,并邀请镇司法所、综治办、规划办等介入释法。
经过多次调解,双方顺利达成和解。2023年11月3日,陆女士和家属专门携带两面锦旗到“和事佬”工作室,再次感谢工作人员尽职尽责为其排忧解难。
钱岗是一条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的古村,近年来随着乡村形势的不断变化,社会矛盾纠纷时有出现。为此,太平派出所积极探索践行“枫桥经验”的新路径,以“创熟”为抓手,将村民自治作为切入点,在太平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2023年10月牵头成立由社区民警、镇驻村干部、驻村律师、村干部、网格员,以及村中德高望重、处事公道、善做沟通和调解工作的治安积极分子组成的“和事佬”工作室,以此来推动社区治理“大文章”。
为推动矛盾纠纷发现得早、事态控制得了、问题解决得快,“和事佬”工作室非常注重社情民意收集,以网格为单位将其延顺到村中每一户家庭,将关口前移,并以分局研发的风险排查管控系统为依托,力争发现在早在小,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
2023年12月上旬,村民李某和吴某因在争议土地上建造围墙,侵占了排水沟位置产生争执。“和事佬”工作室成员何翔发现后,第一时间进行制止劝解,并将情况向工作室反映。社区民警掌握情况后,迅速启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次日立即专门联动镇城管执法、国土部门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经对国土相关规定释法,以及“和事佬”工作室中的村中长辈对土地争议的来龙去脉进行解释,在大量的事实面前,李某心服口服,同意围墙迁移,不再占用排水沟,快速化解了双方争议,得到群众的赞誉。
“村民间矛盾纠纷多是芝麻绿豆、鸡毛蒜皮的小事,很多时候争来争去就是为一口气,但这口气理不顺就容易出大事。”社区民警李浩坚说道:“我们日常工作不仅要说法说理,还要让村民顺气理事,气顺了,大事不会出,小事也没有了,这是作为‘和事佬’的工作要义”。
用村民的话、讲村民的理、解村民的忧,这是钱岗社区“和事佬”工作室的核心理念。在一次次说理释法的过程中,“和事佬”工作室总结出“4+4”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第一个“4”在于处置方法,侧重于“听诉求、到现场、讲真情、抓联动”,事发后,要认真倾听当事人诉求,最大限度到现场实地了解,搞清事情来龙去脉。在事实基础上,以“公家人”和“身边人”双管齐下,既讲法,又讲情,调解矛盾过程中处处体现真情实意,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针对部分较为复杂的问题,还要借助区镇相关职能部门、律师等第三方力量介入,更好地协助化解矛盾。
第二个“4”在于处置流程,抓好“源头预防、排查预警、调解化解、结案回访”四个环节,尤其要做好调解“后半篇文章”,采取电话、上门等方式做好案后回访和跟踪服务,掌握调处协议履行情况、当事人思想动态、调处满意度以及工作意见建议,坚决避免矛盾反弹甚至发酵升级,并便于针对性改进工作。
“不要争了,我们去‘和事佬’说一说、聊一聊,让他们给我们评评理!”有矛盾纠纷找“和事佬”工作室,这逐步成为钱岗村民的生活共识。
邻里间互帮互助多了,团结友爱的氛围增进了。2023年以来,钱岗社区“和事佬”工作室共为村民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10起,其中已成功调解的102宗,其余在跟进过程中,真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村居、化解在萌芽,实现了‘问题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