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梅州市丰顺县紧扣新时代法治建设主旋律,以“搭建全民普法‘立体舞台’”为抓手,聚焦群众法治需求,以全方位统筹、多层次普法、具体化推进方式,将抽象法条化作春风细雨,让法治精神浸润千家万户,共同奏响法治丰顺和谐乐章,为丰顺苏区高质量发展夯实最坚实的法治底色。
谱写新时代理论武装主旋律
让普法根基更有魂
丰顺县坚持思想引领,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列入党校和干部培训重点课程,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模范践行。每年组织开展“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邀请法学专家进行授课辅导,为各级领导干部提供一场场丰盛营养的法学大餐。每年组织开展全县国家工作人员年度学法考试,要求全体领导干部个人学法每年不少于40学时,自2021年以来,丰顺县参加学法考试人数累计50434人,参考率99.78%、及格率99.75%、优秀率99.47%,平均分99.64分,学法考试各项比率均比“七五”普法有显著提升。
打造浸润式法治文化实体阵地
让普法舞台更有形
丰顺县坚持以打造“一村一特色、一企一亮点、一校一风景”为亮点,全面铺开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目前已建成1个省级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全县283个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布局矩阵实现全覆盖。打造全市面积最大、功能最全、设备最先进的丰顺县实验中学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成球山中学、大龙华学校2所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以点带面实现中小学校法治教育全辐射。在县委党校、县司法局机关大楼、汤南镇新楼村、汤西镇双湖村设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阵地,让习近平法治思想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企业法治文化园、饭堂法治文化墙、车间法治文化廊等企业法治元素随处可见,为企业职工学法、企业经营用法、企业文化润法等提供了丰富法治资源。截至目前,已成功创建3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3个全省乡村治理示范镇、11个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18个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10家全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企业”、5所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1个省级法治文化主题公园、10个县级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广场)。
描绘精准化法治服务惠民画卷
让普法形式更有趣
为切实提升法治服务的温度与实效,让法律知识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丰顺县以“群众需求”为底色,以“形式趣味”为亮点,着力描绘精准化法治服务惠民画卷,创新打造《“艺”起花开普法项目》《“法治繁星耀苏区”普法项目》《“普法百灵鸟”普法项目》《普法扬帆 营商无忧》四个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普法品牌项目,均获评广东省优秀普法项目。
主题宣传有声有色。不断拓宽宪法、民法典、国家安全法等国家基本法律的宣传普及深度及广度,在每年“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部署开展高频高密的宪法宣传活动,制作宪法专题宣传视频、广泛宣传推介宪法宣传挂图、海报、展板和短视频,让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精心策划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系列活动,创新制作民法典公益宣传片和动漫微视频等,实现“民法典宣传月”处处有活动、周周有惊喜、时时有亮点。
法治护航见行见效。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成立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团、知识产权专家库、税务青年助企团等团队,设立法律惠企服务点,开展“以法兴企 共促发展”“法治惠企暖企 助企纾困解难”“法治益企行”等普法活动,真心实意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企业上规增效。
法护童心走深走实。联合多部门持续开展“青春与法同行”“开学法治第一课”“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宪法大课堂”等青少年法治宣传主题教育,广泛开展模拟法庭、主题征文比赛、评选“红领巾 学法星”、培育普法小使者等活动,不断丰富第二课堂法治教育内容,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法律意识。
法治作品绘声绘色。积极推动全县各单位打造本行业领域的法治文艺精品,围绕宪法、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诈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制作法治宣传片、微视频等法治作品共20余部。其中,原创快板《民法“典”亮新生活》荣获广东省法治文化节法治文艺作品评选大赛“金奖”;普法短剧《暖阳》入围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普法短剧百强;公益宣传视频《法律援助在 希望就在》荣获广东省法治文化节法治动漫视频大赛“铜奖”。
“八五”普法以来,丰顺县累计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2138场次,发放有关宣传资料68.1万份,受众群体达48.9万人次。
汇聚多元化工作联动协作合力
让普法乐章更有声
丰顺县紧密结合“八五”普法规划目标任务,联合各方力量,联动各方资源,分层分类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分步骤、有重点地持续推进,以“织密责任网、聚合资源网、延伸服务网”三大举措,全力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
责任网全覆盖。组织全县39个部门及17个镇(场)组成普法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协同织就普法责任网。推动各部门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要求各部门每年度制定本单位的普法责任清单和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在执法、司法过程中开展实时普法,落实以案释法制度和典型案例发布制度。全面推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单位年度履职报告评议制度,“八五”普法以来,已组织对22个单位进行评议,均被评定为优秀等级。
资源网全整合。择优选拔一批法律基础扎实、授课经验丰富、政治素质过硬且热心法治宣传教育事业的人员成立丰顺县“八五”普法讲师团和普法志愿队伍,其中包含检察官、法官、律师、公证员、教师、调解员、执法人员等200余人,累计开展讲座3500余场。创新建立普法讲师挂点联系机制,安排73名普法讲师挂点联系全县283个村(社区),普法讲师已结对培养“法律明白人”1427人和“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292户。
服务网全贯通。创新打造独具丰顺特色的“普法百灵鸟”和“法治赋能新‘丰’景”法治文化品牌,融合党建+法治、非遗+法治,开展系列法治文化活动,《普法百灵鸟 党员群英榜》获评梅州市党建工作创新大赛一等奖。培育打造的社区矫正“围屋工作法”“哪吒工作法”获中央、省市县媒体大力宣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