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提升诉源治理效果,近日,阳江市江城区人民法院邀请阳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保护科、阳江市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下称“快维中心”)工作人员现场旁听知识产权案件庭审活动,并就诉调对接合作机制、调解工作技巧等方面进行座谈交流。
据悉,本次的旁听庭审活动分别是一宗线上庭审和五宗现场开庭系列案,在庭审中,经过庭审调查、法庭举证、质证、辩论等审理环节,原、被告双方就证据效力、案件焦点进行了充分的法庭辩论。
在原告某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诉被告阳江市江城区某百货店等侵害商标权纠纷系列案中,庭审前原被告双方都有调解意向,承办人遂组织双方调解。“对方请求的金额太高了,我们理解不了他的调解方案。”“被告的侵权行为严重损害了我们公司利益,我公司要求赔偿惩罚性赔偿金。”调解过程中,双方起初剑拔弩张,就赔偿金额僵持不下。法官先安抚双方情绪,并耐心释法明理,双方情绪逐渐稳定,法官抓住时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开展“背靠背”调解。双方的差距逐步接近,被告也认识到了行为的不当性。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共识,签订调解协议并当场履行。
而在另一起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纠纷案中,因原、被告双方不能到现场开庭,承办法官通过“云庭审”远程连线开展庭审。现场旁听人员进一步了解了法院线上办案、智慧法院建设等工作情况。“今天收获很大,既了解了远程庭室的便利性,也身临其境地观摩法院调解案件,对今后我们开展工作起到很多启发性意义。”活动后,快维中心工作人员表示。
庭审结束后,江城区法院组织召开座谈会,与会人员围绕知识产权纠纷诉前调解工作的办理流程、远程调解、送达、调解实务技巧等方面深入讨论交流,并就如何发挥诉调对接机制作用、提高知识产权案件诉前调解能力发表意见。为进一步深化诉源治理工作,江城区法院聘请了快维中心6名工作人员为特邀调解员。
据了解,江城区法院通过深化“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成立知识产权审判庭、优化案件繁简分流机制、运用速裁简易程序等方式提升审判质效。同时,进一步强化诉前联调、合理确定赔偿数额,不断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近年来,知识产权类案件收案数从2021年的1130件降至2023年的570件,调撤率从31.33%提高至54.38%,服判息诉率也从89.38%提高至94.95%,呈现“一降两升”的良好态势。
为筑牢知识产权“护城河”,江城区法院已成立驻阳江市快维中心、驻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和驻阳春市农村电商协会共三间知识产权法官工作室,强化源头治理,通过“抓前端、治未病”能动履职的司法理念,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
下一步,江城区法院将持续深化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充分发挥特邀调解员作用,打通知识产权保护全链条,实现司法审判、行政执法、调解组织的良性互动、合力共治,形成化解知识产权纠纷“有机互补、互相衔接”的工作格局,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