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浮新兴新城镇紧紧围绕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路径,持续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创新和发展具有新城特色的新时代“枫桥经验”。2024年1月,新城镇获评2023年度“广东省信访工作示范乡镇(街道)”称号。
深入研判,对潜在隐患早介入、早化解
为切实维护社会面持续平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新城镇不断加强深入研判刑,对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期满释放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闲散青少年等重点人员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落实好管理和控制,预防违法犯罪案件发生;制定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严格执行常态稳控和敏感时段24小时专人值班、零报告、日报告制度,并与多个有关部门互动协作,共享信息资源,做到对潜在隐患的早介入、早化解。
此外,新城镇还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紧盯黑恶势力、乡村恶霸等重点人员,聚焦开设赌场、“套路贷”、非法讨债、寻衅滋事等黑恶问题,依法打击“黄赌毒”和盗抢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今年以来,新城镇开展了13场次常态化扫黑除恶及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活动,目前新城镇未发生涉黑涉恶事件,也未发现黑恶势力存在。
与此同时,为了巩固基层社会维稳成效,提高广大群众的平安意识和法律意识,提升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新城镇分别在各村居委、万洋众创工业园区、中山公园、新兴县人民医院、镇派出所、筠城国际广场等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在2024年上半年开展的宣传活动中,新城镇累计向500多户商铺及2万多名群众派发反诈、禁毒、司法、《信访工作条例》等各类宣传单47800多份、法律小读本11600多本以及各类小礼品11900多份,在全镇36个村(社区)用“平安大喇叭”发布《信访工作条例》宣传音频、平安宣传标语、禁毒宣传标语等13300多条。
领导包案,推动人民“信访”转变为人民“信任”
一直以来,新城镇都将“民呼我应”作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行动方针,以推动人民“信访”转变为人民“信任”。
新城镇通过建立镇领导班子包案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信访工作格局,通过领导干部开门接访、带案下访、秉公查访、登门回访,明确包案领导和责任人,确保案件办理到位。同时,新城镇高度重视信访干部队伍建设,通过狠抓政治理论学习和信访业务学习,定期组织理论学习和案例研讨活动,不断提高队伍工作水平。截至目前,新城镇全镇历史信访积案已清零,镇村两级共受理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00余宗,成功调处化解率98%,未发生过因调处不及时或调处不当而引发社会不稳定的情况。
为进一步深化干群感情,提升服务群众质效,新城镇积极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发挥综治中心主阵地职能,牵头建立起“平安指数”工作交流群。群内成员涵盖综治、公安、民政、团委、卫生院、司法等多个职能部门,成员在群内主动上报自身职责内的“平安指数”指标,实现信息共享。与此同时,新城镇积极发挥综合网格作用,健全多网合一和“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等工作机制,推动“双报到”以及驻村律师、民警等“十个一”力量下沉社区,把全镇划分为1个大网格、36个中网格、206个小网格,聘请专职兼职网格员共228人,推动全镇各项工作入网入格,科学运用综治信息化系统平台解决群众纠纷、民生诉求等问题,引导群防群治队伍主动参与到社会矛盾纠纷化解、防风防汛、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