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荔湾区桥中街道现有户籍人口2.98万,来穗人口2.6万,下辖8个社区,全街共划分为51个综合网格。桥中街道将网格化工作紧扣社区警务工作,全面融合网格服务管理体系,突出整体设计,高位推进“警格+网格”融合治理,最大限度整合基层网格、警务管理资源,推动警务和网格工作一体联动、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和谐善治的社会生态。
一是抓机制融合,提升共建向心力。桥中街道成立了“警网融合”工作专班,由街道分管网格工作领导和派出所所长担任双班长,同时,挂牌成立8个“社区网格工作站”,建立16个网格便民联系点,以51个网格为单元,将312名网格工作队伍人员下沉到网格(其中,网格长44人、专职网格员51人、社区民警8人、兼职网格员209人),统筹协调信息采集、纠纷调处、隐患排查、巡逻防范、服务群众等工作。
截至目前,共发动辖内411栋规模以上出租屋安装视频门禁系统,规模以上出租屋智能门禁覆盖率达85%,粤居码系统出租房屋申报率98%、来穗人员持码率均达99%以上。
二是抓阵地建设,提升共治战斗力。发挥街道综治中心平台阵地作用,以社区警务室为阵地,增设“警网融合工作室”,建立工作例会制度,每周定期会商研判,互通情况、会商工作,把握各网格治安特点,共同做好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
每周组织民警与专职网格员开展出租屋治安及消防安全隐患专项检查,经统计,今年1月至5月共开展专项夜查行动18次,发现严重消防隐患196处,出租屋使用直排式燃气热水器8处,无证照经营5间;发出整改通知书1650份,现场教育整改隐患275处,派出消防安全宣传单3652张。
网格员协同派出所干警开展出租屋“涉黄”夜查专项整治行动10次,排查出34家“涉黄”出租屋,对“涉黄”出租屋采取了禁租处置,网格员与民警定期上门核查禁租情况,并教育出租屋主履行出租屋管理主体责任。
凝聚合力,共同宣传教育出租屋主履行管理主体责任,今年4月份街道综合保障中心与派出所开展了对集体约谈出租屋主专项会议2场,有120名出租屋主参加了约谈会,街道分管领导、派出所领导分别对出租屋主进行了出租屋相关管理规定和政策宣传,并对出租屋主进行了法制教育,阐明了出租屋主违反相关规定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积极发现社会治理“弱信号”,排查矛盾纠纷,并及时反馈情况、迅速进行处置。截至目前,已联动调解各类矛盾纠纷74宗,成功化解72宗,在排查来穗人员工作中发现“五类特殊人群”有3人,全部报街道综治办落实后续跟进工作,全街伤害类警情、盗窃类警情、治安警情、案件类警情均有所下降。
三是抓信息联动,提升共享凝聚力。依托荔湾区“数字赋能基层治理”平台数据池,深化户籍人口、流动人口等基础信息和视频监控、门禁、车闸等物联感知设备数据的汇集共享,全面整合融入“数字赋能”平台,积极发现上报和处置网格事件。
街道组织专职网格员、社区民警在开展每日一巡活动基础上,每周开展1次联合走访行动,每逢重要时段、重要节点集中开展专项行动。搭建了由居民群众参加的出租屋管理、消防隐患排查、门禁系统建设、粤居码推广运用工作群,由网格员和社区民警担任牵头人,推动警网整合深入开展。
截至目前,全街已完成两轮人屋数据100%全面更新,当前核查全街实有房屋5620栋、62462套,实有人口56207人,抽查显示实有人口、实有房屋信息摸排准确率达90%以上,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有效数据支撑。
四是抓队伍培训,提升网格标准化建设。对新入职的网格员开展为期2天的业务培训活动,由街道各科办负责人、业务骨干等熟悉业务的人员为新网格员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了各个系统操作培训、街道管理制度培训、上门排查技巧及注意事项等。现阶段对专职网格员进行经常性培训,做到月月有培训,确保网格员具备履职能力。
五是抓职责明细,提升基层治理能效。制定《桥中街专职网格员职责清单》25项,基本实现职责清单化,明确了工作重点;出台了网格事件处置工作流程和指引,规范了网格事件发现、流转、处置、监督、评价管理的工作流程,明确了各科室职责范围,由网格中心把好统筹关,充分发挥事件流转交办的牵头作用,对涉及多部门的复杂事项,组织相关部门共同分析研判,确保疑难问题妥善处置到位;制定《桥中街综合保障中心绩效考核奖励方案》,实行工作量化考核,确保绩效拉开档次、奖优罚劣,进一步激发网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