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江门市委政法委推动出台《江门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试行)》,助力法治副校长由“单一普法”向“全面履职”转变。法治副校长们以别样的身份,用爱心、细心与耐心书写育人答卷,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宽广的“法治晴空”。
陈经纶中学法治副校长赵淑云
从挽救一个人到保护一群人
今年,是陈经纶中学法治副校长、江门市新会法院法官赵淑云从事少年审判工作的第11个年头。其中有七八年时间,她都担任辖区学校的法治副校长。
一开始,她把这项工作看作是单纯的普法。每每到放假前、开学初,她都奔走在学校里,给学生们上普法课。而现在,她觉得法治副校长意义深远,如果能在学校多上一堂课,就有可能多挽回一个懵懂的孩子,乃至一个家庭。
新学年开始,赵淑云正忙着把在少审工作中遇到的最新案例,更新到普法课件中。“在法庭上,对于个案审理,作为法官,我可能可以挽救一个孩子,但在学校,作为法治副校长,我希望可以保护一群孩子。”
从事后到事前 让学生少走弯路
“学生盗窃,可能是缺钱,也可能是缺爱。”
在一次进校园普法中,学校老师向赵淑云咨询学生间发生的冲突。多年来,在法庭上跟青少年打交道的经验告诉她,学生盗窃有时候可能只是为了引起家长的关注。她建议老师,要多和学生家长深入交流,找到问题的关键对症下药,才能有效防止学生越陷越深。
从事后审判到事前预防,赵淑云很珍视当法治副校长的机会,让她有更多的机会与学生交流,分享法治教育的工作日常,同时把在案件中发现的未成年人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学校反馈,让学生们少走弯路。
在这个过程中,普法是法治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内容。赵淑云明显感觉到,学生对普法课的形式和内容要求更高了。现在学生在课外有了更多渠道接触法律知识,对课堂上照本宣科式的授课兴趣大减。为此,她不断尝试新的普法形式,希望能激发学生们主动学习的热情。
比如,为了让孩子们享受“沉浸式”的普法,近期,她与几名少审法官根据典型案例,策划了一个情节短剧,由孩子们扮演“案中人”,过足戏瘾之余更能沉浸式体验当事人和法官角色,感悟案件的警示意义。
在江门法院系统,像赵淑云这样的法治副校长一共有72位。他们以校园为宣传阵地,围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校园欺凌、电信诈骗、禁毒、民法典等主题,以法治讲堂、模拟法庭等方式进行普法宣传。这些互动式、沉浸式普法,提高了普法宣传的针对性、趣味性,让学生们对法律知识更加入耳、入脑、入心。
两种身份反哺
家庭是教育的关键
在少审工作中,赵淑云是公认的专家。无论是过去在刑庭经手的复杂案件,还是如今在民庭处理的“婆婆妈妈”型纠纷,赵淑云越来越意识到,“问题青少年”的背后,与家庭教育缺失相关。
她举例说,在一些未成年人被侵害或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案件中反映,父母离婚或疏于沟通,会让孩子在家庭中缺乏安全感,继而向外寻求帮助或发泄,最终酿成被侵害或违法犯罪的悲剧。她说,学生法治意识淡薄,很有可能在根源上没有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也是家庭教育缺失的体现之一。
担任法治副校长后,赵淑云有了更多跟学生互动的机会。这常常让她感慨,如果不是因为一念之差,那些坐上法庭被告席的孩子,原本也应该像普通学生一样,在学校里学习、玩耍、追寻梦想。
这样的触动,让她对自己本职的少审工作有了更高要求:“我们对未成年人作出的任何一个决定或者判决,都应该慎之又慎。”
悟于心、践于行。一方面,赵淑云在担任法治副校长时,尤其注重学校和家长的联动。另一方面,她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时,不断创新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机制,发出广东省首份《家庭教育令》,并带领团队打造新会法院“少审爱立方”未成年人审判与司法保护项目,为青少年成长撑起一片“绿荫”。
隆文学校法治副校长谭绮梅
翻山越海
一个都不能少
隆文学校是江门台山市端芬镇一所山区小学。这里学生不多,一个年级只有一到两个班,加起来不过数百人,大多是留守儿童。
台山市检察院检察官谭绮梅,是这所学校的法治副校长。每到开学初、放假前,谭绮梅都要放下手头繁重的工作,绕山路走大概1个小时车程,到学校给孩子们讲法治课。
“这里的学生淳朴善良,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这两年,谭绮梅翻越了山区,跨过了大海,把法治课送进了大山里、海岛上的学校。她说,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精准普法
把课堂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城区的学生有很多普法资源,但地处偏远地区的学生,往往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法治教育。”作为台山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谭绮梅带领未成年人检察团队定下一个目标:要把法治课堂送到偏远的地方去。
他们制定了详细的计划表,台山市最边远的深井、北陡、汶村、川岛……所有镇街实现了全覆盖。团队根据老师的反馈确定授课的主题,到了上课当天,讲师常常要舟车劳顿,花费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往返学校。
最远的一次,谭绮梅坐船去到了上川岛,给川岛镇中心小学、川岛中学几百名学生讲课。下课时,一个小男生特意找到了她:“你说的话我会永远记得,长大后我也想成为一名检察官。”那一刻,她觉得一切奔波都是值得的。
这样的普法路线注定费时费力,但并不是只有谭绮梅一个人。
两年前,台山市检察院成立了“向日葵宣讲团”,除了院里7位法治副校长,还聚集起30多名年轻干警。宣讲团通过多种普法形式,让学生们学得津津有味,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力量补充,未成年人检察的普法计划得以顺利推行。
2022年4月以来,江门全市检察机关累计巡讲312场,覆盖510多所学校,覆盖人群超过40.46万人次,得到最高检的通报表扬。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出的线上家庭教育法治课程,总播放量超过320万人次。
耐心对话
像妈妈一样倾听孩子心声
从2010年加入未检小组开始,谭绮梅已经跟涉未成年人案件打交道超过10年。为了更好地跟未成年当事人沟通,她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自学考取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
这些知识和技巧让她能够迅速拉近与未成年人的距离,像妈妈一样走进他们的内心。
孤儿小雪(化名)的心结就是被她打开的。几年前,谭绮梅收到一起学生欺凌案件,小雪在学校里遭到同学拳打脚踢,欺凌视频还被广泛传播。
“小雪的心理遭受了巨大创伤。”谭绮梅当起了小雪的“检察妈妈”,多次前往小雪家中进行心理辅导。中考临近,谭绮梅和老师沟通,给小雪“开小灶”补课,最后小雪如愿考上了高中。
但案件还没有结束。如何让加害者认识到错误,从源头上减少学生欺凌事件的发生,帮助小雪走好未来的路?谭绮梅放不下心。
她决定,先从家庭教育入手。她联系了欺凌者及其家长,通过走访、集中训诫、发出《督促监护令》等方式,引导家长依法带娃。学校也在收到检察建议后开展了学生欺凌专项整治,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考虑到小雪家庭困难,谭绮梅又奔走司法行政部门,帮小雪找到专业法律援助律师,通过诉讼获得民事赔偿。上高中前,小雪给谭绮梅打来电话:“谭检察官,谢谢你带我走向阳光。”
去年,谭绮梅被评为2023年度全省市县两级检察机关优秀个人。在台山市委政法委的支持下,她正带领团队搭建起台山市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智慧平台,充分发挥大数据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维护未成年人权益、赋能未成年人法律保障中的作用,整合多部门力量织密“护蕾网”。
如今,在江门像谭绮梅一样担任法治副校长的检察官有104位。他们深入全市47所中小学,把检察官工作室开到了学校里,将司法保护融入学校保护,为师生持续提供法律咨询、法治教育、心理疏导、困难学生帮扶等服务,倾力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新会中小学校均配备1名或以上法治副校长
为青少年撑起一片蓝天
今年开学,承担着矫治教育任务的江门明德学校,第一批毕业生正式入学中专。
中考放榜那天,学校的法治副校长、江门市公安局新会分局警官梁远明,得知6名学生可以入读技校,他心里由衷地感到高兴——这些学生报考了厨师、汽修、美容等专业,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就能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在社会上立足。
近年来,江门市新会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法治副校长工作,提升队伍工作效能,健全学生权益保护机制,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除政法单位以外,教育、民政、卫健、团委、残联、法学会等单位部门纷纷加入,深度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为儿童少年撑起了一片蓝天。
中小学实现法治副校长全覆盖
新会区有100多所学校,在校学生群体超过16万人。如何通过“送法进校园”,当好中小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宣传员、安全员、指挥员,法治副校长责无旁贷。
今年6月,新会区对法治副校长队伍进行优化调整,增加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和司法行政系统聘任比例,同时进一步明确了法治副校长的主要职责和工作要求。江门市新会区普法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法治副校长负责开展法治教育、保护学生权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参与安全管理、实施或者指导实施教育惩戒、指导依法治理,以及指导、协助学校履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
据统计,新会区目前共有法治副校长96人,他们均来自政法各单位的业务骨干人才,实现全区中小学校均配备1名或以上法治副
校长,进一步加强校园宣讲队伍力量。
根据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法治副校长利用“开学第一课”等节点,常态化开展法治警示教育,围绕反诈、防范校园欺凌、禁毒等宣教进校园活动,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梁远明介绍:“我们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年龄未成年人高发的安全问题确定讲课主题,如暑假的溺水、初中生的交通事故等,希望最大程度减少学生受伤,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
今年“4·15”国家安全教育日,新会陈瑞祺中学法治副校长、罗坑派出所副所长在学校举行了一场知识讲座,通过视频和图片向广大师生开展国家安全教育,进一步提升广大师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多部门联手护苗不停歇
走进新会法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中心,法治教育长廊、少年法庭、启超家风教育室等功能区配备齐全。在新会圭峰会城街道的检察室内,未成年人讯问室、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普法厅等专门场所一应俱全,一站式综合服务周到贴心。
这些举措,都是新会区提升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温度的具体实践。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新会区把保护和关爱未成年人作为建设市域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打通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保护“最后一公里”,推动形成未成年人大保护格局。
行动前置,防患于未然。“护苗女警团”以《预防女童性侵》为主题,面向女生开展专题教育讲座进校园活动,让学生在遇有“心结”时多一个可倾诉、可求助、可依赖的警察妈妈,推动守护关爱行动更靠前、更深入、更有效。
无微不至,显司法关怀。新会法院推出“少审爱立方”项目,对涉案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实施集案件审判、心理辅导、家教指导、法治宣传、就学就业指导以及法律维权等功能于一体的司法保护。新会区检察院加强与公安、教育、妇联等部门的沟通协作,依托“一站式”取证中心,突出打击性侵害、严重暴力伤害未成年人犯罪。
照亮未来,迎接新生活。新会区司法局把爱国主义精神、启超家风教育与法治文化互动互融,打造家校社“三位一体”法治教育模式;同时与区人社局、新会技师学院建立就业帮扶教育基地,为未成年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人员作就业推荐。
江海区“1+N”配备法治副校长
双校长上岗
AB角互补到位
随着秋季新学期的钟声敲响,江门市江海区司法局7位法治副校长们又开始忙碌起来,除了要到学校给孩子们做“国旗下的讲话”,上“开学法治第一课”,还要开始落实新学年的普法计划。
公职律师刘韵笙是礼乐街道朗晴小学的法治副校长,9月开学讲校园安全,10月国庆研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2月宪法日讲宪法……她计划跟学校另一位法治副校长商量,要根据不同时间节点,给孩子们准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课堂。
从2022年开始,江海区创新实行“1+N”模式配备法治副校长。其中“1”是指公安民警,“N”是指法官、检察官、普法专员、律师,确保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两名法治副校长,实行AB角互补。实行4年来,学校两名或以上法治副校长同步“上岗”,有机结合、互为补充,让政法干警和法律专业人士担任法治副校长不缺位。
专业的人普专业的法
刘韵笙是江海区的公职律师,与未成年人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她信手拈来。
“从保护到预防犯罪,都是向小学生普法的重点。”通过学校和老师反馈,刘韵笙从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普及讲解相关法律知识。与此同时,朗晴小学的另一位来自公安系统的法治副校长,则会侧重讲解交通安全、防溺水、预防电信诈骗等话题。
在“双校长”模式下,法治副校长们各司其职,公安民警副校长侧重于安全防范和法治实践教育,法官、检察官则更侧重于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案例分析。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织就了一张全覆盖、深入浅出的法治教育网。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江海区实施“双校长制”的初衷。在2022年以前,当地的法治副校长全部由社区民警担任,存在挤占主责主业时间、普法工作量大、内容形式较为单一等痛点。2022年5月,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江海区以此为契机,重新搭建参与范围更广的法治副校长“人才库”。
提起打造“1+N”双校长模式,江海区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股负责同志仍然记忆犹新。她介绍,公安机关一直以来承担着法治副校长的职责,希望能在此基础上锦上添花。为此,江海区整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全区政法资源,选出法律业务精湛、授课能力强、热爱普法工作的政法干警共68人,兼任全区32所中小学校的法治副校长,打造“1+N”双校长模式,让他们发挥不同岗位的角色作用,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元化的普法视角。
用心用情打造品牌
刘韵笙坦言,要在本职工作之外,把法治副校长的工作做好并非易事,背后需要额外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与学校老师沟通、精心设计普法活动、跟学生们互动。“孩子们在课堂上认真思考,觉得有所收获,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
开展“金扣子·校园普法宣传周”,是法治江海建设的一张新名片。宣传周期间,也是各法治副校长最忙碌的时候,他们或组织模拟法庭,或组织普法游戏,或组织课堂交流,结合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法治宣传平台等元素,以互动式、体验式、沉浸式普法活动激发学生学法热情。数据显示,自2022年宣传周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学校共举行普法活动250多场次,惠及学生超12万人次。
刚刚过去的暑假,第五届法治夏令营活动走进江门市公安局江南派出所,周边社区30多名学生开启了一场预防犯罪主题法治研学之旅。六年级学生小伟很兴奋:“我第一次走进派出所,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我要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八五”普法以来,江门司法行政系统共有37人担任法治副校长,覆盖50多所中小学校。他们除了具备专业的法律素养,还定期参加培训辅导。市普法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江门司法局每年都举办至少一次全市法治副校长培训,全市法治副校长通过线上线下参加培训,不断提升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