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孩子上学的问题,太感谢综治中心了!”阳江市江城区中洲街道和平村学生家长叶先生对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调解工作连连称赞。这是江城区综治中心深耕调解工作、破解民生难题的一个缩影。
自4月以来,江城区综治中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通过精准调解、联动协作,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8宗,以实际成效筑牢基层和谐稳定防线。
民生矛盾“快化解”
群众诉求有回应
近年来,江城区综治中心始终把“解民忧”作为调解工作的出发点,针对教育、交通、财产损失等高频民生纠纷,建立“接诉即办、快速响应”机制,确保矛盾不拖延、诉求有回音。
在义务教育领域,和平村学生叶某因与班主任存在矛盾面临退学,家长以“九年义务教育政策”为由提出孩子转班留校的诉求。江城区综治中心接到诉求后,第一时间联动学校、班主任、家长开展三方座谈:一方面针对学生四项不良行为,联合学校制定 “家校共管计划”,明确家长每日监护职责;另一方面对涉事老师开展心理疏导,引导其用包容方式处理师生关系。最终,双方达成共识,学生顺利留校,家校矛盾一次性化解,避免了纠纷升级。
阳江市江城区召开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多元化解联席会议
在交通事故纠纷处理中,一市民驾驶车辆与疑似醉酒人员发生碰撞,后续引发肢体冲突,导致市民及其亲属受伤住院,产生1.8万余元医药费,当事人诉求赔偿相关费用。江城区综治中心迅速协调城西派出所介入,组织双方开展多轮调解,耐心释法说理、沟通协商。一个月后,双方达成互不追究的和解协议,纠纷圆满化解。
群众送锦旗感谢阳江市江城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帮助其化解矛盾
在财产损失矛盾化解方面,某学校因修建道路硬底化,毁坏黄某部分农作物造成失收,黄某自行沟通无果后到区综治中心寻求帮助。江城区综治中心主动搭建沟通桥梁,组织学校与黄某面对面协商,明确损失范围和补偿标准。6月11日,双方签订调解协议书,学校不仅一次性补偿2021年2月至2024年12月的损失5000元,还约定此后每年补偿3000元,成功破解了这起僵持近四年的土地占用补偿纠纷。
多元联动“聚合力”
调解效能再提升
为打破部门壁垒、破解单一调解“力量弱、效率低”的瓶颈,江城区综治中心创新构建多元联动体系,通过搭建专业化工作室、签订合作备忘录等方式,使调解工作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被动化”向“主动化”转型。
2月26日,江城区综治中心驻法院工作室正式揭牌,整合政法、信访、行业主管部门及群团组织等多方资源,建立矛盾纠纷“一站式”联调联处机制,旨在通过前端治理与司法保障的有机衔接,实现纠纷化解“提前介入、高效处置”,推动更多矛盾在诉讼前端得到解决。
阳江市江城区“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联合调解工作室”揭牌
9月16日,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联合调解工作室在江城区综治中心挂牌成立。在江城区综治中心指导下,区法院联合阳江市司法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阳东金融监管支局等部门和市保险行业协会、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等社会组织共同签署《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分流过滤及诉调对接合作机制备忘录》。通过信息共享、诉调对接、标准互认等机制,有效解决了事故处理中责任认定协同不足、理赔标准不一、鉴定周期冗长等痛点问题。同时,有效提升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化解效率,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节约司法资源,更对缩短群众获赔周期、提升阳江市道路交通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阳江市江城区相关责任单位签署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分流过滤及诉调对接合作机制备忘录
长效治理“固成果”
平安江城添动能
“调解不是终点,而是长效治理的起点。”江城区综治中心负责人表示,中心在化解矛盾的同时,还注重总结经验、完善机制;针对共性问题梳理形成工作指引,推动同类纠纷高效处置。
下一步,江城区综治中心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化多元化解机制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把调解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江城、平安江城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