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白夜追凶》悬疑推理剧将法医这一职业再次拉回公众视野,重燃大家对这个神秘职业的好奇心。广东潮州市公安局就有这样一名女法医,她叫杨思思。
谈起杨思思,潮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的同事们都会惊叹地说:“她的胆子真大!”可杨思思不止胆子大,和她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她是个做事认真、细致负责的人,她最常说的口头禅就是:“干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法医是为死者说话的,就必须谨慎再谨慎!”
抽丝剥茧揭开凶案背后真相
做法医工作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调查一宗案件往往要面对的是一堆又一堆的检材,只有沉下心来研究每个细节,才能在细微之处见真章。杨思思就是一个注重细节的人,正是因为对案件细节的精心考究,使她成功侦破了一批大案要案。
2010年6月27日下午,警方接到群众报警称,在潮安区一水库中发现一具高度腐败女尸。经调查,死者为郑某香,于案发3日前失踪,有他杀嫌疑。
经法医鉴定,郑某香已怀有4个月身孕,且头部有多处创伤,系颅脑损伤致死。为抢占命案侦破的黄金时间,杨思思二话不说就投入战斗,着重对死者腹中胎儿进行检验,并通过与外围排查的10多名可疑人员一一比对,最终找到了与死者腹中胎儿存在生物学父子关系的嫌疑人郑某丰。可侦查员反复讯问,郑某丰只交代与死者存在性关系,否认有杀害死者的行为。案件侦查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由于死者尸体已高度腐败,加上长时间在水里浸泡,检出有力证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杨思思没有气馁,“就算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我也要尽自己最大努力,绝不让任何线索从自己眼皮子底下溜走”。经过反复取样,杨思思终于在死者尸体提取物的试纸上成功检出一组完整男性基因分型,并比中前期排查人员陈某(死者的表哥),为案件侦破指明方向。至此,这宗影响恶劣的凶杀案成功告破,杨思思细心谨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连续比对DNA三年揪出盗贼
2011年10月25日7时许,饶平县公安局海山边防派出所接报称,位于海山镇坂上路段的某商行被人入室盗窃。经查,该商行被盗物品为中×牌香烟等烟酒和现金5000元。经物价鉴定,被盗烟酒总价值46924元。
经初步调查,警方确认该案为一人作案,并判断嫌疑人约50岁,在现场逗留时间较长、手法老道、反侦查意识较强。经反复勘验现场,勘查人员在现场提取到两个有价值的物证,即嫌疑人作案时遗留在现场的烟头和进出时留下的脚印,于是将烟头送往潮州市公安局DNA实验室进行检验。
经过细心检验与分析后,杨思思成功在这枚烟头上提取到一男性DNA,并将其数据录入全国DNA数据库进行比对,却未比中库中任何人员。随后,她结合公安机关近年开展的一系列破案攻坚和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充分利用比对优势,定期将该男性DNA数据与不断更新的全国DNA数据库进行比对。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5年5月25日,在与全国DNA数据库对比时,该男性DNA数据成功比中汕头警方抓获的犯罪嫌疑人蔡某文。杨思思迅速将这一线索提供给海山边防派出所。随即,该所抽调专门警力赶赴汕头。
在最开始的审讯中,犯罪嫌疑人蔡某文拒不承认2011年的盗窃案是他所为。最终,面对如山铁证,蔡某文如实交代了作案事实,而这宗尘封了3年之久的盗窃积案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敏而好学打下扎实专业基础
杨思思深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因而她一边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案件中,一边积极与业内同行交流学习,不断摸索出影响物证检出率的各种因素,日积月累,渐渐地形成了自己工作的“小窍门”“小技巧”,让她在工作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运用与理解。她还会经常收集一些经典案例,把遇到的实际问题写下来,以论文的形式与大家一起分享经验。
截至目前,杨思思共受理案件3000余宗,提取各类生物检材10000余份,出具鉴定书2500余份,为案件侦破提供正确分析及重要证据;共撰写学术论文8篇,均发表在省级期刊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而是她一步一个脚印、日复一日的奋力拼搏换来的。(南方法治报 记者欧汉华 通讯员郑奕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