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福建厦门街头,一群来自广州海珠的民警已经连续蹲守了多个昼夜,终于在近日发现了目标:一名骑摩托车进入包围圈的男子,其外貌特征与目标对象极为相似。民警们迅速包抄上去将其抓获,经核查,该男子正是涉嫌故意杀人后潜逃8年之久、广州警方扑克牌通缉令中的“红桃3”陈佰贤(31岁,广东惠州人)。
据悉,这是广州警方2012年发布扑克牌通缉令以来,第16名到案的追逃对象。办案民警表示,大数据在本次追逃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杀人潜逃,民警随身带“扑克牌”追凶
2008年11月,犯罪嫌疑人陈佰贤伙同邓某等3人,将受害人颜某诱骗至广州市海珠区某招待所一房间内实施抢劫,并将其残忍杀害。
案发后,海珠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先后锁定了陈佰贤等4名犯罪嫌疑人,并将其中的邓某等3人抓获归案(经法院审理,均已被宣判获刑),但该案主嫌陈佰贤却一直潜逃。
这些年来,专案组民警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海珠警方追捕陈佰贤的脚步却从未停歇。2012年,广州警方向社会发布扑克牌通缉令,将陈佰贤列为其中的“红桃3”进行重点追逃。虽然早已将其外貌特征熟记于心,但民警们每次外出办案,还是会将这张“红桃3”带在身上。
大数据发威,“红桃3”无所遁形
2016年12月,海珠警方接到厦门警方反馈的一条信息:在当地一宗摩托车被盗案现场提取到的物证中,发现在逃人员陈佰贤的相关物证。
海珠警方迅速赶到厦门,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日以继夜地展开连续作战,在案发现场及周边进行走访排查,对可疑人员进行排查……但均未能发现更多与陈佰贤相关的线索。
在大数据已成为基础资源的今天,与社会治安相关的各类数据成为了警方的“千里眼”和“顺风耳”。通过大数据分析,海珠警方大胆推断:陈佰贤极有可能并非该宗盗窃案的作案者,而是偶然经过案发现场留下了物证,其落脚点或活动范围距案发现场应该不远。
案发现场附近是几个规模很大的城中村,要在其中找到陈佰贤着实不易:村内居住着大量外来务工人员,里面街巷交错,环境复杂,对于不熟悉情况的人来说,很容易在其中迷路。
通过大数据综合研判,警方断定陈佰贤就藏匿在这几个城中村内,而往返市区和城中村的必经之路只有一条,陈佰贤总会经过这条通道。于是,追逃民警开始在这条路段展开全天候蹲守。为了不错过追逃对象可能出现的任何一次机会,大家每天只吃很少的食物,尽可能少饮水,唯恐错失抓捕时机。
2016年12月14日16时许,经过连续几个昼夜的伏击守候,陈佰贤终于骑着摩托车出现,民警们迅速包抄上去,“红桃3”终于落网!
经审查,陈佰贤交代了其8年前伙同邓某等人持刀抢劫杀人的犯罪事实。
逃亡8年,他几乎忘了自己的名字
“抓住也好,可以解脱了!”这是陈佰贤落网后说的第一句话。
在负案潜逃的8年里,陈佰贤迫于警方强大的追逃压力,从不敢回家乡或与亲人联系。他先后在贵州、浙江等地的多个城市间流窜躲藏,靠冒用他人身份,在抛光厂、建筑工地打工谋生。
2015年前后,他又流窜至厦门,以摩托车搭客为生。逃亡的日子里,陈佰贤几乎从不与人说话,在被民警盘问时,他几乎想不起自己本来的名字。
目前,海珠警方已将犯罪嫌疑人陈佰贤依法刑拘。(南方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