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犯罪,“飓风”连续破案攻坚;治安防控,1.1万专职警力守护街头,展开水陆空立体化巡逻……
广州的社会治安让您感觉安全吗?近年来,超九成的广州市民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安全”的答案。
记者近日从广州市公安局了解到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4月,广州全市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1.8%,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4%,全市实际破案上升20.4%。
据了解,今年以来,广州警方连续推进维护安全稳定、抓好“规范城市管理”专项工作、全面提升打击犯罪能力、健全和完善治安防控体系、优化行政管理提升服务水平、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科技信息应用效能、狠抓过硬公安队伍建设八项重点工作。为积极建设“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打下坚实的治安基础,也为迎接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顺利召开营造了平安有序的社会环境。
打击犯罪
“飓风”连续破案攻坚,潜逃21年案犯落网
今年以来,广州警方全面开展“飓风2017”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及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重点主攻八类严重暴力犯罪,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高压打击震慑态势。
在“飓风2017”专项行动中,“飓风1号”行动摧毁6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团伙、捣毁犯罪窝点14个,“飓风7号”行动打掉犯罪团伙13个、破获刑事案件600多宗。
特别是在年初,潜逃达21年之久的番禺1995年“12·22”武装抢劫运钞车1500万元大劫案的最后两名疑犯落入法网,在全国引起轰动。
治安防控
1.1万专职警力屯兵街头,水陆空立体化巡逻
近年来,广州警方进一步优化“六位一体”的立体化社会治安巡逻防控机制,全市范围内组建1.1万多人专职巡逻防控队伍,在80个应急巡防区域和重点部位开展实兵巡逻。在此基础上还构建起水陆空立体巡防格局,建立重大敏感案事件应急指挥、联动处置等一体化运作机制。
此外,广州警方还全面实施“公安网+盘查”工作机制,重点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治安盘查与巡控,强化对公交、地铁、码头、客运站场等重点部位巡逻防控。
今年以来,广州警方还全力开展交通大整治、消防冬防等系列专项行动,全面清除社会面治安和公共安全风险。
服务为民
“互联网+警务”,让市民办证办事更方便
“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走路。”为方便市民办证办事,广州警方全面拓展网上服务平台功能,完善审批项目网上受理、网上预约、网上办理功能,大力推进“警民通”APP、广州公安微博微信、广州金盾网互联网应用。
今年以来,交警部门正式启用互联网服务平台和“交管12123”手机APP,为市民提供10大类130余项服务。
户政部门的智能咨询系统自上线以来,国内外用户访问量已超2300万人次。
出入境部门进一步提升优化出入境“签注易”等公共服务平台,2016年办证量高达696万件,位居全国前列……
治安防控篇
“1、3、5分钟”快速处突,“水、陆、空”立体防控
遇有突发案事件,应该怎么做?广州警方多年处突经验证明,只有第一时间快速反应,才能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为此,广州警方打造一支1.1万多人的专职化巡逻防控队伍,屯兵街面,24小时见警、管事、巡逻,并在突出人流高峰时段、重点要害部位,规划设置数百个“1、3、5分钟”快速处置圈,市、区两级特巡警力量、武警力量叠加投放。
2016年2月,广州警方又组建了首支城市快速反应处突战斗队伍“羊城突击队”,协同路面警力第一时间参与处置各类重大突发案事件。截至目前,“羊城突击队”已成功处置持刀挟持人质事件等突发严重暴力案件5起,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解救人质4名,成为处突“尖刀”。
此外,公共交通、低空领域也被纳入整体治安防控体系,警方不仅加强地面公安、地铁公安、运营单位的联防联控,去年还专门成立警务飞行巡逻专业队伍,直升机搭载特警空中巡逻,形成“水、陆、空”立体化治安防控格局。
“门禁+视频”改变城中村乱象,“三个100%”助力物流寄递安全
治安防控点多线长面广,在广州,社区警务、出租屋管理和重点行业监管,也被纳入立体化治安防控。
城中村出租屋治安乱象一直是社区治安管控的难点。在白云区新市街道,3.61平方公里的辖区里就有两个城中村,近4000栋出租屋,流动人员高达13.8万人,治安情况异常复杂。白云区公安分局新市派出所在辖区全面推行“视频+门禁”系统建设,出租屋“人来登记、人走注销”。今年以来,辖区案件类警情同比下降19%,入室盗窃警情同比下降37.2%,治安环境明显改善。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广州警方已在全市安装出租屋门禁系统约28万套,安装出租屋视频32万个,覆盖出租屋158万套。
随着物流寄递行业的高速发展,其中暗藏的治安隐患也引起了警方的关注。广州警方依托政府之力,对辖内物流寄递企业全面推行“实名登记、开箱验视、X光机安检”三个100%制度。今年以来,寄递企业通过检查发现违禁物品31件(其中,仿真枪9件、毒品11千克)。
3月17日,白云区夏茅某物流公司在一批将要运往东南亚的货物中,发现疑似冰毒的物品,警方查验发现该包裹中藏有冰毒约11千克,5天后成功抓获2名外籍嫌疑人。
地区整治篇
白云区: 案件类警情连续5年下降
广州白云区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是全市治安形势最为复杂的地区。白云区公安分局狠抓打击整治,坚持压减案件类警情。2012年至2016年,全区案件类警情实现连续5年同比下降,2017年继续大幅下降。
记者了解到,2016年底开始,白云警方大力推广盘查管控分析应用平台,搭建查控平台,组建巡防队伍,大力推进社会面巡逻盘查工作。截至5月8日,累计盘查27.5万余人。
近年来,白云公安分局还全面推进电子门禁、视频监控、物业管理、数据建设等“四大工程”建设。截至今年4月,全区安装集中管理电子门禁就有8万余栋,协助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94人。 全区已安装视频监控6.9万套,其中高清视频监控1.9万套。今年以来,利用视频监控破获刑事案件459宗,查处治安案件506宗。
2015年底,白云区被国家禁毒委定为重点整治地区。区委、区政府举全区之力迅速部署开展禁毒重点整治。2016年,全区毒情就同比下降12%,涉毒人员查处数同比上升49.83%。白云警方共破涉毒案件634宗,同比上升45.4%,缴获毒品数、破公安部目标案数、收戒数均创历史新高。
宝汉片区:
24小时行动治安明显改善
宝汉片区位于广州市越秀区登峰街西南部,整治前,宝汉片区占道乱摆卖、“五类车”非法营运等现象突出,秩序混乱,是“脏、乱、差”的典型代表。
2014年11月18日,越秀区公安分局重拳出击,开展整治工作,并组建了一支300人的综合整治队伍,强势开展治“六乱”、“五类车”、无证经营、非法营运、非法兑换外币等违法违规行为。越秀警方共出动警力24053人次,针对宝汉片区的各类突出问题,24小时不间断地开展行动。
整治期间,警方查扣“五类车”2751台,依法拘留19名无证驾驶“五类车”人员,整改消防隐患571处,环境秩序明显好转;依法刑事拘留涉毒人员21人,治安拘留涉“黄赌毒”人员53人,依法打击处理各类违法嫌疑人86人。
警方还对该地区的出租屋按“严管类”、“关注类”和“放心类”进行分类及网格化管理,同时依法处理了多名违法出租屋主,取缔黑中介12间。宝汉直街还建设了宝汉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和登峰街外管服务中心,为合法入境外国人提供房屋租赁、法律咨询等“一门式”服务。
如今,在宝汉片区,“五类车”、“黄赌毒”和非法兑换外币等现象得到明显遏制,消防安全隐患存量减少,社会治安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科技信息篇
“大数据”助平安,“互联网+警务”让群众少跑腿
在广州天河上班的何小姐,一直想把自己外地的驾驶证迁至广州。按照以前的程序要求,她要先在医院拿到体检报告后,再前往车管所办理。不久前,她刚在医院拿到体检报告,体检中心的一台“广州交警e自助服务终端机”引起了她的注意。在这台机子上,她仅用5分钟就完成了过去一天都难完成的驾驶证补换领。
大数据时代,科技信息手段也逐渐成为广州警方的一大法宝。“大数据”助力破案、构建平安,“互联网+警务”让数据多跑腿,让群众少走路……
办证、办事、治堵,“互联网+警务”一键解决
“互联网+”时代,广州交警逐渐形成了涵盖车辆登记、证件办理、事故处置的一条龙“e服务”矩阵。
早在去年3月份开始,广州交警就在“广州交警”微信上线交通违法行为处理与处罚功能。去年6月份,又在“广州交警”微信公众号和广州出行易APP同步推出“e会员”在线注册服务,实现32项线上便民服务的指尖办理。
5月初,广州交警又推出了“事故e处理”微信、短信、APP手机在线办理服务,最快几分钟即可搞定所有程序。
此外,在户政、出入境等领域,“互联网+警务”的应用也得到了市民的一致好评。其中,户政部门的智能咨询系统自上线以来,国内外用户访问量已超2300万人次。而2016年广州市出入境办证量高达696万件,办证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移动警务“点对点”指挥,“大数据”助力平安
在广州,大数据技术还被应用于治安防控、侦查破案中。其中,广州警方创新应用移动警务接处警APP,指挥中心接到警情后,将报警人所处的地理位置、警情、音频等数据信息直接推送给一线执勤民警,实现指挥中枢和一线民警点对点紧密互动。
广州警方还以天河区为试点,逐步在全市推行“网络+盘查”巡逻防控新模式。该模式以公安信息数据库作为后台数据支撑,科学指导路面巡警开展街面盘查。去年4月至今,天河警方累计盘查200万余人次,盘查抓获全国在逃人员60名,查获现行违法犯罪人员997名。
在此基础上,广州警方还大力推进“视频云+”新技术手段应用,先后与阿里巴巴、腾讯、高德地图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合作,将海量的视频数据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多种技术转化为公安信息资源,引入动态人像对比、车辆识别等新型智能化防控辅助手段。
目前,全市已完成建设摄像头近60万个,实现主要道路、重点部位、重点区域、重点场所等公共区域全覆盖。今年以来,依托各类视频技防手段,共协助破获刑事案件4630宗。
交通管理篇
“全警动”开展大整治,交通秩序明显改善
广州身为一线城市,交通也是全民关注的热点。去年12月19日起,广州公安交警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重点针对易拥堵、违法多发的重点路段、重点时段、主干道、重点路口、商业街、医院等,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执法。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为2017年的春运提供了一个平安、畅通的交通环境,广州交通秩序也得到明显改善。
“巡逻小分队”上路保安全、畅通
记者了解到,整治行动中,广州交警在中心城区高峰时段加强高峰时段的交通疏导,组建“巡逻小分队”进行流动巡逻和现场执法,对机动车乱停放等影响道路通行秩序的交通违法行为“零容忍”。
“巡逻小分队”还在平安夜、新年倒数、春运等交通安保工作中,强化对重要路段机动车乱停放的清理,在重点路口采取分流疏导措施,“打钉”疏导和巡逻监控,保障活动地点及周边道路的安全畅通。
“鹰眼”系统上阵,套牌车秒现形
近日,广州交警运用“互联网+”技术,启用了“鹰眼”识别系统,让套牌车无所遁形。该系统在建立多宗违法未处理、假牌套牌、交通事故逃逸、逾期未报废、逾期未检验、“黄标车”等重点车辆数据库的基础上,实时扫描车牌,自动识别车牌号码,后台与数据库实时比对,一旦发现布控车辆,即刻语音报警提示,民警可以及时对布控车辆进行查处。
2月27日9时39分许,番禺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民警在桥南街进行交通大整治过程中,锁定一辆车牌号码为湘L06***的小车,民警立即通过PDA终端进行比对排查,确认该车有547宗违法未处理,执法民警最终对车辆进行了查扣处理。(张璐瑶 张毅涛 李江华 吕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