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冲锋在执法一线,也曾侦破过大案要案,更见证了龙岗警队的诞生和成长。在龙岗公安分局布吉派出所的接处警室,记者见到了一位扎根基层派出所23年,被年轻民警亲切的称为“詹叔”的四级警长,詹德达。“虽然我没办法像年轻人那样战斗在打击违法犯罪的第一线,但我仍希望尽自己所能,守好派出所的第一道门”。如今,詹叔忙碌在接处警的岗位上。
执法冲锋 直面劫匪枪口
54岁的詹叔1988年开始在老家梅州参加公安工作。“出去见见世面”,1993年,他抱着这样的简单想法通过考试来到深圳。当时,龙岗公安分局尚未成立,布吉分局从2个派出所分成了10个派出所,他被分配到了刚成立的李朗派出所,整个派出所只有5位民警。
工作中的詹叔。
“当时的李朗一眼望去都是山,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小工厂,进出李朗只有两条路,没有路灯,没有公交车,连家乡的小县城都不如,荒凉得让人难以想象。”詹叔告诉记者。虽然条件艰苦,但是“既来之则安之”的从容心态,让他很快在李朗扎了根,而且一干就是十年。
当时,李朗的治安环境并不乐观。1995年的一个晚上,派出所辖区发生了一宗持枪抢劫采石场的案件,劫匪抢了摩托车和一些现金,还打伤了人。接到报警后,詹德达和两位同事分左右包抄劫匪。
“天很黑,到现场附近刚把手电筒举起来,就看到几十米外的枪口对着自己,对面劫匪也是三个人。”詹叔回忆这起案件时目光炯炯。“警察,不许动!”他大喊一声,三名做贼心虚的劫匪落荒而逃。随后,詹叔和同事紧追不放,在击毙一名反抗的劫匪后,又将其他团伙成员全部抓获。
接处警情 没有硝烟的“战场”
2002年,詹叔告别了这种好似电影桥段的破案日子,被交流至平南派出所从事社区工作,一干又是11年,直到2013年8月调至布吉派出所。詹叔的同事告诉记者,他离开平南后接手他工作的社区民警总是会给詹叔打电话,因为在走访的时候经常有群众问他去哪了,让他有时间回去看看。
调到布吉派出所后,所领导考虑詹叔已经年过半百,将他安排在110指挥室负责接处警工作。说起来,这个岗位只是不需要冲锋在前,其实并不轻松,承担着每宗警情的全面协调、指挥,指令发布,落实督促等重要职责。
记者了解到,布吉派出所管辖的面积不大,人口却是庞大且复杂的,日均警情在80宗左右,多的时候甚至高达一两百宗。除了接报警电话外,还要接待来派出所报警的群众,其中一些人带着怒气、怨气,詹叔这时就成了“情绪垃圾桶”,他也会有迷茫的时候。
曾经有个报警的女事主,因为在便利店买瓶3块钱的饮料被收了5块钱,告店主诈骗。詹叔耐心向她解释,建议涉事双方调解,但她就是不听,一定要派出所立案处理,还投诉詹叔不作为,并且有一段时间只要詹叔值班就跑过来向所领导投诉,投诉完还会很得意地告诉詹叔:“我今天又投诉了你10次!”
“那段时间工作的确是受到影响,确实有点小郁闷,我觉得自己态度很好,解释得也很细致,为什么还会被投诉呢?很费解。”詹叔无奈地笑着。后来才知道,这名女子一年要报四五百次警,坐公交车买票嫌贵了也要报警,报完警一定会投诉出警民警,知道真相后的詹叔表示,不管怎样都要耐心接警,全心全意服务群众。
坚守岗位 传承“警察梦”
值班的时候,詹叔的兜里总是备着零钱,遇到需要求助的群众,5元、10元、20元地自掏腰包帮助他们。去年,有一位浙江的聋哑女子到深圳做保姆,与雇主之间闹矛盾被解雇后钱又被人偷走了,跑来派出所求助,他核实情况后给了她几百元买车票回老家。没想到过了两个月,这个女子竟然专门跑回布吉派出所感谢他。
从警生涯中,詹叔感觉最亏欠家人。“内心很纠结,我很想让儿子像我一样当一名警察,但是又不想他因为当警察而疏于家庭。”詹叔说。其实,耳濡目染下,詹叔的独生子很小的时候就立志想当一名警察。今年初,他从广东警官学院毕业报考警察时被查出患有急性甲状腺肿瘤,虽然其他方面都达标了,但是这一点刺破了他的“警察梦”。
儿子哭着对詹叔说:“爸,我没能继承您的事业,但希望你的孙子将来可以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前不久,詹叔的儿子做了甲状腺摘除手术,现在正在康复之中。与此同时,詹叔的身体状况也不好,谈话中,他告诉记者,派出所警力紧缺,不愿因自己的身体问题和家庭压力让组织再耗费多一个警力去顶替他的工作。“虽然我没办法像年轻人那样战斗在打击违法犯罪的第一线,但我仍希望尽自己所能,守好派出所的第一道门。”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