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省司法厅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广东商事调解工作会议暨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颁证仪式,会议以“推动商事调解高质量发展 助力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为主题,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澳门特区政府法务局、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省法院、省大湾区办、省司法厅、省贸促会、各地级以上市司法局等单位有关人员,以及广东省、香港、澳门三地的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参加会议,省司法厅陈旭东厅长出席并讲话。会上,广州市司法局以“立足广州特色 探索发展商事调解新路径”为题作交流发言。
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商贸中心,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到当代改革开放,因商而立、因商而兴,千年商脉赓续繁荣。大力发展商事调解,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打造“千年商都”新品牌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广州市司法局充分发挥全面依法治市、行政立法、依法行政、刑罚执行、公共法律服务和涉外法治“六法融合”的系统效能,全力探索以高水平商事调解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强化制度赋能
高位推进商事调解工作
坚持改革创新与制度型开放并重,持续夯实商事调解法治根基。出台《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明确支持商事调解机构发展;推动出台《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条例》,支持境外商事调解组织依法依规开展业务;制定《广州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明确市场化商事调解的合法地位。率先建立涉外法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设立全国首家涉外法治工作专门机构,不断健全国际商事调解工作的推进机制。
强化品牌建设
营造商事调解良好生态
依托丰富的法律服务资源,培育打造广州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广州市多元解纷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调解中心三大品牌。服务跨境商贸纠纷化解。2020年,指导市律师协会成立广州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现有在册调解员506名,其中港澳籍和外籍调解员共27名,具有涉外调解能力的调解员143名,可用多国语言开展涉外调解,至今已受理案件超4000宗,涉及标的超167亿元。服务涉企纠纷多元化解。2024年,依托市调解协会成立广州市多元解纷中心,现有在册调解员600名,设立6个调解工作站,与多家法院、广州仲裁委签订合作协议,搭建调解资源与司法程序、仲裁对接通道,至今累计接收案件超500件,涉案标的约4.9亿元。服务知识产权纠纷化解。2021年,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调解中心,组建了一支含216名内地籍、62名港澳籍和7名新加坡籍的调解员队伍,至今已调解知识产权纠纷案件超1500件,涉案标的超6.7亿元。
强化平台支撑
推动商事法务融合发展
推动商事调解等法务资源融入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一中心三片区”布局。白云中心区集聚超过40家法律服务机构,建成广州法务大厦并引进4家商事调解机构,形成集调解与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为一体的全要素法律服务生态链。天河高端片区建设大湾区金融法务中心,打造一批金融商事、投资领域的调解机构,拥有19家亿元律师事务所,近百名粤港澳大湾区律师、调解员在此执业。海珠云上片区成立琶洲商事调解中心,精准服务广交会等重大展会。南沙国际片区积极对接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引进涵盖知识产权、金融、商贸、环保、化妆品等领域的调解组织,组建大湾区律师资源库,建立诉讼与调解衔接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强化人才培育
打造商事调解人才高地
将调解人才培养纳入法律服务人才培养规划,加快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商事调解人才队伍。发挥丰富的律师和科教资源优势。全国首建涉外律师学院、首设律师事务所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成立法学高校联盟,为调解等法律服务提供智力支持。目前广州有约2500名律师开展涉外法律服务,700余人入选全国、省各类涉外法律人才库;在册调解员超过2.1万名,其中商事调解员1570名,307名具有涉外调解能力。培养高端调解人才队伍。建立市级调解专家库,培育不同领域的调解专家人才队伍,目前共有在册调解专家343名,专业涵盖国际民商事、知识产权、金融纠纷等多个领域。推动国际交流互鉴。成功举办“国际商事调解高峰论坛”“涉外法治供需对接会”“海上丝绸之路法律服务论坛”等系列活动,协办“粤港澳大湾区法治论坛”,在国际交流中互学互鉴,不断提升涉外法律服务保障能级。
下一步,广州将依托深厚的法治积淀、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开放的经济生态,锚定建设商事调解服务高地的发展目标,大力推动商事调解规范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为优化粤港澳大湾区一流营商环境贡献广州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