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禅城区不断探索完善三级综治中心体系,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基层治理“新枫景”。
完善工作体系
设立区级、街道综治中心及综治分中心,构建层级递进、三级联动的“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在街道综治中心基础上设置综治分中心,近距离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全链条”矛盾调解、专项维权、行政复议、业务咨询、普法教育等服务,打造“地域标识突出、工作实效明显、功能融合充分、本地特色鲜明”的服务新品牌。
禅城区综治中心
规范运行机制
强化标准引领。以区综治中心“5+2”规范化建设和“五有”目标为引领,创新“中枢牵引、上下联动、多元共治”运行模式。优化功能整合。建立“常驻+轮驻+约驻”联动体系,党委政法委、公检法司、人社、信访等部门常驻,行业主管部门和群团组织轮驻协同,专业力量按需约驻,实现资源高效整合。细化闭环管理。完善“受理—转办—办理—督办”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闭环流程,为群众提供“一窗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一站式服务。
综治中心常驻部门
统筹多方共治
聚力打造多元共治生态圈,重点深化“法援+”、“调解+”、“商住+”、“劳资+”、“物联+”和“新市民服务+”等领域的综合治理。擦亮调解品牌。持续发挥品牌调解室示范效应。如石湾“老潘调解室”独创“移情、拆分、植入”工作法,传承三代培养金牌调解员,成为基层善治的生动实践和典型经验。引入社会组织解纷。针对市场纠纷特点,引入民商事调解中心等社会组织,启动“园区+商事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将跨域纠纷化解周期从传统诉讼平均90天压缩至30天内,有效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探索基层特色
强化智治赋能。依托区级“禅治慧——生态网格”城市治理平台,对全区生态网格进行动态调度督导,实现对网格员的应急指挥和视频会商。全面接入社会面技防设施至区综治中心,提升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智能化水平和响应能力。打造智治品牌。整合最小应急单元、警家校护畅队、夜经济护航队、反诈服务队、功夫志愿队等力量,组建“飞鸿联盟”群防群治品牌,不断完善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发挥党员、物业联合会、志愿者服务队“铁三角”作用,持续拓展群防群治力量。
群防群治品牌“飞鸿联盟”
“飞鸿联盟”队员守护校园周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