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史明锋。
摄稳定是发展的基础,平安是小康的前提。平安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关乎珠海发展的大局。结合珠海实际,珠海市公安局将如何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
珠海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史明锋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珠海公安将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中心任务,明确“夯实基础、提升能力”这一公安工作主基调,紧扣“主动预警”和“快速反应”这两个现代警务机制核心要素,完善指挥调度体系,再造警务工作流程,以优化巡逻防控、合成作战、科技支撑“三大警务运行机制”为抓手,打防结合、群防群治,不断增强与公安核心职能相匹配的依法履职能力和警务实战能力,着力打造“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过硬队伍,全力确保实现“四个不发生”工作目标,充分发挥维护稳定主力军和“压舱石”作用,努力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珠海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更加平安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打击犯罪
上半年破案数同比上升42%
南方日报:省党代会强调,要依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目前,珠海在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有哪些成效,下一步有何计划?
史明锋:近年来,珠海公安探索构建以快速反应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化联合作战体系,大幅提升警务实战能力和处置警情、打击违法犯罪的效率。
具体来说,首先是创新科技支撑机制,把大数据建设放在引领公安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快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和基础系统建设,共整合汇聚数据资源181类、759项、380亿条,我局成为全国6个地市级公安数据标准化示范单位之一,情报云、指挥系统与警用地理信息全面升级并实现警种业务全覆盖。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创新巡逻防控机制,建立完善“点对点定位,可视化、扁平化指挥”的新型调度模式,实施“就近调警、快速出警”,全面提升快速响应能力和警务实战能力。另一方面,创新合成作战机制,成立市局、分局两级合成作战中心,全面融合刑侦、技侦、网侦、图侦等各警种的资源、力量和手段,将创新“大数据+侦查破案”技战法作为提升打击破案效能的力量“倍增器”。今年以来,全市破案数同比上升42%,尤其是成功侦破的“418”跨国网络赌博犯罪案件,成为部厅市三级统筹指挥、境内与境外同步行动、多警种一体合成、电信银行通力协作的集群作战经典案例,公安部评价该案“为全国打击同类犯罪开创了先河、探索了机制、提供了经验”。
下一步,珠海公安将抓住情报导侦关键环节,强化各部门、警种情报信息资源的全共享和精加工,确保高价值情报信息直接推送到实战部门和民警个人终端,完善数据、情报、行动三位一体的打击工作新机制。在此基础上,突出公安主业,深入推进“飓风2017”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常态化开展突出治安问题整治,始终保持对“盗抢骗”、“黑拐枪”、毒品犯罪等突出违法犯罪的常态高压态势,突出快破大案、多破小案,推动实现社会治安局势的良性循环和长治久安。
主动预警
群体性事件预警率达到100%
南方日报:主动预警是保障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珠海公安在该领域取得很好的成效,具体有哪些经验?
史明锋:近年来,珠海公安不断延伸基层的“触角”和“嗅觉”,整体提升公安机关对社会面的态势感知能力,精准预测预警预防,强化风险防控,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首先,及时预警,建立社会风险“防火墙”,建立完善涉稳线索“即查、即控、即侦、即防、即处”的快速预警和处置工作机制,上半年,全市群体性事件预警率达100%.其次,多措并举,建设智能安防“护城河”。将公安大数据无缝嵌入智能安防、行业场所管控等领域,接入、整合社会信息资源,“技防村居”、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和万兆IP视频智能感知承载网覆盖全市,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第三,多元共治,打造正义文明“同心圆”。培育扶持“志愿警察”等社会组织,组建一支374人的“志愿警察”队伍,全市各类群防群治组织达1222个15193人。见义勇为表彰奖励工作走在全省前列,首创建立了专群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网络信息安全综合防控“同心圆”体系,全面提升了公安机关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服务人民
完善“三张清单”提升群众获得感
南方日报:“互联网+政务服务”是珠海公安的一大工作亮点,接下来有哪些工作计划?
史明锋: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珠海公安准确把握“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趋势,全面提升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服务人民的能力。
一方面,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公安行政审批事项取消36项,废止规范性文件140余件;推出了“证明正面清单”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52项事项清单,将法定办结时限为3个工作日以内的事项压缩为一次受理,当场或一个工作日内办结。另一方面,不断创新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新模式,服务横琴自贸片区建设十二条措施,居住证制度、户口迁移网上流转核验、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制度等落地推行,出入境、户政、车管等多个公安服务窗口基本实现“一证化”,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未来,珠海公安将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高度集约化、一体化的“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完善权力清单、正面清单、负面清单,不断研究推出更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便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新举措,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舒适度。
铸造队伍构建符合公安特点的党员教育管理体系南方日报:珠海如何进一步推进公安队伍建设?
史明锋:公安机关是党和人民手中掌握的“刀把子”。对党忠诚,是对公安机关和民警第一位的政治要求,为此,珠海公安全力打造“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过硬队伍。
一是坚持党建统领,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从严治警要求,实施以党建带动全面科学发展行动计划,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二是突出依法履职,确保执法公正。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强化执法监督制约,全面梳理和公开执法权责清单1281项,在全省率先实施执法过错问责等一批执法管理制度。探索推动执法行为标准化、执法流程信息化建设,在执法单位设立案管中心,打造执法智能管家平台,确保各个执法环节全流程有规章可循。三是激发内生动力,探索建立队伍职业保障机制。人民警察职务序列分类管理改革首批试点落地推进;落实辅警员额制管理和政府财政经费全额保障制度,全市辅警的薪酬待遇增幅达30%以上,队伍正规化水平全面提升。
下一步,珠海公安将充分发挥党建统领和助推警务实战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公安机关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构建传统手段与现代技术互补、符合公安特点的党员教育管理体系,全面强化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着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执法公正、敢于担当、纪律严明的公安队伍。以全面推进落实人民警察职务序列改革试点和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制度改革为契机,完善招录培养机制,健全完善职业保障制度,创新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
改革创新
重点推进落实“1+2+3”改革
南方日报:珠海是公安部确定的公安改革4个综合试点城市之一,目前改革试点取得哪些成效,下一步有哪些计划和目标?
史明锋:作为公安改革综合试点城市,珠海明确将公安改革纳入全市全面深化改革大局,上升为党政工程统筹推进。在此基础上,珠海市公安局精准对接上级的改革部署,坚持多点精准发力、深度用力,全面推动各项改革举措密集落地实施,改革信号、改革责任、改革成效不断向各级公安机关和全体民警传导,珠海公安改革呈现出纵深推进之势。在全国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中,市公安局选送的3个参赛项目在全国8000余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夺得“一金两铜”的佳绩。
但是,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公安改革的内外环境、动因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要求珠海公安机关必须再聚改革共识,深挖改革潜力,放大改革效应,更加注重改革举措配套组合,提高改革系统集成能力,使各项改革举措不断向中心目标靠拢、形成整体。
在公安改革新征程中,新一届珠海市公安局党委班子全面对标上级部署要求,精准对接实战所需、基层所盼和民意所系,在2015年推出七个方面32项改革任务的基础上,研究推出了“1+2+3”公安改革新思路,即:突出“夯实基础、提升能力”这一改革主基调,紧扣“主动预警、快速反应”两个现代警务机制核心要素,优化“巡逻防控、合成作战、科技支撑”三项机制,形成全面衔接、整体配套、任务清晰的公安改革结构框架。下一步,珠海公安将全力推动公安改革往实处着力、向深处推进,加快各项公安改革措施的落地见效和成果转化,力争为全国公安机关深化改革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鲜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