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网络相亲也日渐火爆。与此同时,一大批骗子正在婚恋网站上守株待兔,等着“猎物”上钩。
“酒托”“饭托”等诈骗套路已经屡见不鲜。如今,一个新的婚恋骗术出现了——骗子化身“花托”,通过婚恋网站结交网友,而后以送花篮的方式诈骗财物。笔者近日获悉,广州增城法院审理了一宗类似案件。
购买婚恋网站女性账号,布下“狩猎之网”
被告人小陈、小张和小刘三人,经商量谋划,购买某婚恋网站女性账号结识男网友,意图实施诈骗。三人分工明确,由小张负责锁定行骗目标人并“客串”花店老板,小刘负责陪聊以借机实施诈骗行为,小陈则负责取款分赃。
某日,小张利用先前在婚恋网上注册的一个女性账号,认识了被害人阿文。之后,由小刘化名“刘兰”,与阿文聊天,并取得了他的信任。再接着,小刘提出自己在深圳的服装城准备开业,要求阿文赠送花篮,并向他提供了由小张控制的花店电话。小张佯装成花店老板,通过微信、支付宝骗取阿文购买花篮的款项共计13560元。
骗子开心取财,“痴心汉”方知受骗
在骗取了阿文的钱财后,小陈便将支付宝账户中的款项分批转账到自己的支付宝账户中,再通过提现的方式,将赃款转移到邮政银行卡中,最后把钱取出来与小张及小刘分赃。
骗到钱后,小刘也不再在网上搭理阿文了,后来索性将阿文的微信号拉黑。深陷爱河的阿文,在多次联络小刘无果的情况下仍不死心,直到前往曾经网聊时小刘提供的住址时,发现该住址并不存在,方知被骗。
被判有期徒刑11个月
当前,小陈、小张和小刘三人已被抓获归案。广州增城法院经审理认为,小陈无视国家法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公民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一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小张和小刘另案处理。
法官提醒,该案中被告人及同伙所采用的诈骗套路,与近年来打着相亲之名、实为“酒托”“饭托”的套路极为相似,需要大家予以高度关注。为预防被骗,在婚恋网站上相亲交友的单身人群们,一方面要做到切勿轻信婚恋网站用户资料信息,学会理性辨识;另一方面,对于网络婚恋中的经济往来,要更为小心谨慎。
知多点
除了“花托”套路外,网络相亲中还有哪些典型套路容易让人受骗?请查收下面这份“套路清单”!
套路一:虚构个人信息伪装成“高富帅”、“白富美”
骗子们通过隐瞒自己的真实状态,在婚恋网站把自己伪装成公司老板、公务员、军人等精英,让受害人以为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另一半,从而投入大量感情和金钱。
套路二:警惕“酒托”、“茶托”
骗子们通常先在婚恋网站上发布交友信息,然后通过网上聊天把受害人约出来见面,地点一般由行骗人一方决定。到了约会地点后,骗子会“夸张”地点单消费,且消费单品价格远远高于市场价,而受害人碍于情面,照价买单。
套路三:以“博彩网漏洞”为由实施诈骗
骗子们在婚恋网上通过虚假信息进行注册后,四处撒网结交好友。加好友后,为了吸引对方参与赌博,往往会说自己发现了网络赌博的漏洞,挣了不少钱,或谎称自己是赌场工作人员。此时受害人开始给骗子转账,虽能看到自己在网站上的账户显示数额翻倍了,但却往往无法提现。(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