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广东高州姑娘罗冬妮,最近火了。近日,她在老家高州冲入汹涌车流中勇救一名儿童的画面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央媒转发点赞。她的另外一个身份,是中山市公安局三角分局政工监督室民警。
“真正成为一名警察,改变了我对这个职业的看法,也改变了我。”罗冬妮说,自己平时是一个“宅女”,以前也不会特别在意身边的细节琐事,这次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危险,并果断化解危机,完全是因为警察这个职业身份重塑了自己。
三秒
冲向汹涌车流她果断出手救娃
罗冬妮,1993年出生,茂名高州人。
10月24日,她休假回到高州老家探亲。回家的第2天晚上,她与朋友相约,晚饭后出去逛逛,让她没想到的是,随后发生的事,会让她成为“网红警花”。
10月25日19时36分左右,罗冬妮乘坐朋友的电动车路过高州市府前路与高凉路交汇路口,一名5岁左右的小男孩独自一人刚刚走到斑马线中间,罗冬妮发现了异常,“他好像在哭”。出于职业的敏感,罗冬妮一边观察一边和朋友沟通,准备上前查看一下情况。没想到,就在朋友骑着电动车准备靠近,走在斑马线上的小男孩却突然来了个180度的掉头,往回跑,而此时斑马线上绿灯已经跳转为红灯,机动车道上转为绿灯,车辆开始启动,孩子往回走意味着,随时可能有被车辆冲撞的危险。危险就在转瞬间,罗冬妮的担心一点也不为过,她迅速跳下车,几个箭步冲上去,一把抓住了男童的衣袖,将他拉了回来,将她抱在怀中。此时,一辆越野车从两人面前擦肩而过。
“从车辆的速度来看,那个司机应该是没有看到这个小孩子。”罗冬妮事后回忆,自己当时担心从背后突然拉住孩子会让他受到惊吓,原本打算下车后绕到孩子前面拦住他,但是一切都发生的太快,她已经来不及多想,也顾不上自己随时可能被卷入车流中的危险,冲上去一把将孩子从危险中拽了回来。
从“高州广视”发布的监控视频来看,从罗冬妮下车,到将男孩拽回,全程仅有约3秒钟的时间。在滚滚车流中,罗冬妮将男孩拉到自己怀中,把自己的后背留给了汹涌车流。男孩一直在挣扎,但罗冬妮没有放松,她将孩子保护在原地,等车流完全通过,斑马线再次亮起绿灯,才护送男孩过了马路。
点赞
从“最美警花”到“最美镇花”
目睹了一切的几名市民,随后帮忙报了警,派出所的民警介入了处理,罗冬妮和朋友随后离开了。不久,罗冬妮就接到了小男孩奶奶打来的感谢电话,奶奶称,孩子是趁爷爷不备溜出家门的,家人发现男孩走失后也在四处寻找,也报了警。没想到孩子遇到了如此大的险情,所幸遇到了罗冬妮这样一位勇敢的女警。
让罗冬妮没想到的是,视频被发到网上后,竟会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和反响。
“很多朋友看到了,不敢相信视频里面是我,大部分发来信息的,都是表示惊讶和称赞的,我的微信都回复不过来了。”罗冬妮说,事发后的几天内,就开始有同事开玩笑地称自己是“网红”了,一些网友在网上称自己是“最美警花”。她觉得,这只是一件很平常、很偶然的事,相信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形,都会勇敢上去拉一把这个危险中的小孩子。因此被称为“最美警花”,她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罗冬妮对朋友和网友们的称赞表示感谢,她说,自己是一名普通的人民警察,救孩子的举动,是自己的职责本分,希望大家更多地关注事件本身,尽量少关注个人。她也表示,这样一件事,能引起人们对社会正能量的肯定和传播,让自己感到欣慰。
10月30日上午,三角镇党委书记、镇长李宗代表镇党委政府看望和慰问了罗冬妮,对她挺身而出勇救小孩的行为表示赞赏。李宗表示,罗冬妮的勇敢举动,让全社会感受到了正能量,乐于传播正能量。罗冬妮不仅是三角公安的最美代言人,也是三角“最美镇花”。
改变
“警察这个职业重塑了我”
从监控视频上看,罗冬妮三秒救娃的动作,可以用动若脱兔来形容。但是,实际生活中,她却是一个十足的“宅女”。
“平时,我一般都是比较偏文静一点的状态,业余时间也都是比较喜欢宅在家里。我放松的方式,就是放空。所以,视频刚开始在网上传播的时候,很多朋友第一时间看到后,不敢相信那个人是我。”接受记者采访时,罗冬妮笑着说,自己以前也并不是一个十分细心和善于观察的人,要是放在以前,自己也未必会注意到在嘈杂的马路上一个哭泣的孩子。这些改变,都是从入警以后开始的,可以说,警察这个职业重塑了我。
罗冬妮介绍,自己家中并没有人从事过警察这个职业,对这个职业了解并不多。2017年7月,她从珠海大学毕业后,成为珠海市公安交警支队香洲大队的一名文员,这时她开始第一次走进人民警察。2018年,她通过广东省公务员考试,当年入职中山市公安局,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民警。随后的半年多时间,她一直在基层派出所锻炼,她走进一线,处置警情、值班备勤……这些经历,让她对这身警服的意义渐渐有了更新的认识和理解。
“以前,会觉得警察这个职业是不是每天冒着生命危险在办大案要案,是一种不能企及的高大形象,有种崇拜感;而真正成为一名警察后,我开始慢慢体会到,其实很多人民警察面对的不仅有大案,还有做不完的琐碎工作。办大案固然重要,而做好每一件小事,也非常重要,因为这些小事,很多就是群众面对的大事。”罗冬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