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收到孙明志贰仟元赔偿款。”
“今收到孙明志叁仟元赔偿款。”
这两张落款时间分别为2025年5月8日、9日的收条,字迹里还带着签字捺印的油墨温度,却已悄然抚平刘忠与孙明志心中积压十余年的褶皱。
因为计算机软件开发合同履行产生争议,刘忠与沈阳尚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尚发公司)、孙明志和高伟丽两方十余年来纷争不止。经过多轮诉讼,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直至最高人民检察院依职权调查取证提出抗诉后,最高人民法院经审查裁定再审,这场拉锯战才迎来转折。
面对这起横跨十余年的知识产权纠纷,最高法民三庭承办法官戴怡婷在再审程序启动之初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实质性化解纠纷,真正解开当事人的心结。
案件被决定再审后,最高法民三庭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并组织多次询问,最终推动双方于2025年5月8日达成调解,这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最高检抗诉背后的波澜
“向你院提出抗诉,请依法再审……”
当戴怡婷轻轻翻开卷宗,纸页间飘出的,是一个老人十年未散的叹息。
故事的开端原本带着共赢的期许。2015年1月,年近七旬的刘忠与尚发公司签下《某物业APP 开发合同》时,大概没想过这个合同会纠缠他十余年的人生。合同约定,由尚发公司为他开发一款APP,刘忠支付23万元开发费用,完成后由尚发公司负责维护,保障程序开发代码安全无漏洞,确保平台日常运营安全及功能正常使用,无操作缺陷,提供良好用户体验。
五个月后,尚发公司通过QQ邮箱发来三份文件:“某某物业.apk”“某某物业部分页面.rar”和“某某物业二维码.png”。刘忠逐一点开,看着进度条走完,悬着的心落了地——毕竟,他按约定付了全款,对方也按时交了软件。
然而,在案涉软件交付四年后,刘忠盯着手机屏幕上那个无法识别的二维码,一股气涌了上来。他想起这四年时间APP仍未上线,再想起那句“保证良好用户体验”的承诺,心中的火直冲头顶。2019年8月,刘忠一纸诉状,将尚发公司,尚发公司的股东,也是实际经营者孙明志以及孙明志的母亲、尚发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高伟丽一并诉至法院。
“他们根本没履行合同。”法庭上,刘忠的声音因激动而发颤,“二维码扫描出来是空白的,软件漏洞百出,说好的运营服务也都没有!”
孙明志在被告席上也炸了锅:“软件2015年就交了,他用了四年才说有问题?而且他的起诉已过了诉讼时效!”
一审法院按照双方提交的证据,审理后认为,刘忠已付清款项,并于2015年7月收到源文件“某某物业. apk”,且至2019年8月起诉的四年多时间里,未曾举证主张过权利,直至本案立案后的2019年11月才发邮件要求尚发公司提供合同备案材料及二维码识别方法,其起诉已超法定诉讼时效,判决驳回全部诉讼请求。
刘忠不服,拿着公安机关出具的《不予立案通知书》提起上诉:“我2016年就报过案,诉讼时效应当中断。”
二审法院认为,2016年6月,刘忠报案控告孙明志合同诈骗,而孙明志并非案涉合同的签订主体,其提交的《不予立案通知书》记载的内容并未指向尚发公司涉嫌合同诈骗,无法确认本案诉讼时效存在应予中断的情形。拿到维持原判的判决后,刘忠申请再审,但最终其再审申请被驳回。
刘忠没认命。他戴着老花镜,一页页整理材料,2023年4月,颤巍巍地把材料递到了最高检。
检察机关应刘忠申请调阅了侦查卷宗,发现刘忠还因尚发公司未依约履行案涉合同于2018年5月向公安机关报案,据此可以产生诉讼时效中断效果。根据新调取到的证据,最高检向最高法提起抗诉,案件迎来再审契机。
当最高检的抗诉书送到最高法后,戴怡婷对着卷宗里的时间轴出神。她发现,这案子像团乱麻,程序走得虽全,可当事人心里的结并没解开,十年恩怨哪是“超过时效”四个字能了的?
“得找到那个结,把它解开。”戴怡婷合上卷宗时,窗外的阳光刚好落在“再审”两个字上。
合议庭最终决定:由戴怡婷牵头,先把事实情况捋清楚,再试着把缠绕的人心捋顺。
走判调两手进行的路子
再审时,法庭内的空气像被冻住的湖面。
年近八旬的刘忠颤巍巍地坐在原告席上,身患疾病的他不时按住胸口,说起与孙明志十余年的恩怨,声音嘶哑、一度哽咽:“我就想拿回这笔钱买药,他们这是骗我啊……”
对面的孙明志也红了眼,辩解道:“软件按照合同约定交付了,他用了好几年才说有问题,我母亲现在住院,实在拿不出钱赔啊!”
戴怡婷看着眼前的两个人——一个两鬓霜白,被病痛和执念缠得喘不过气;一个愁容紧锁,被生活和债务压得抬不起头。戴怡婷心里不是滋味儿。这对曾是忘年交的合作伙伴,被这起合同纠纷磨成仇家,曾经的信任,早已在一次次的拉扯中消磨殆尽。
案情复杂、时间久远,让这起案件的审理难度远超预期。
由于时间跨度太长,案涉合同的源文件已无法完整认定;软件历经多次更新换代,兼容模式也已更迭,要准确还原当年的运行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即使是这样,戴怡婷也没有放弃,她带着团队逐页梳理现有证据,结合多轮询问,一点点拼凑出案件的轮廓。
合议庭对案件评议了一次又一次,总想找到符合法理与情理的最佳方案。法官会上讨论了整整三个小时:“不能光想着判,得想办法解。”民三庭庭长李剑的话,点醒了所有人。“判调同步走”的办案思路渐渐清晰。
一开始,刘忠是不愿意调解的。
他在电话里态度坚决:“我不接受调解,打了这么多年官司,就想要个法律上的说法。”电话那头的孙明志也泄了气:“反正我没钱,判就判吧,大不了破罐子破摔。”加之双方还有其他积怨,前十几次沟通都不欢而散。
但承办团队没有松劲。法官们分头做工作:戴怡婷给刘忠打电话时,总会先问一句“今天药吃了吗”;跟孙明志聊,也总绕不开他母亲的病情。
法官助理唐弦记得,有次调解的电话是晚上8点,戴怡婷听到电话那头医院里传来的广播声,忽然放轻了声音:“都是不容易的人,真要判下来,谁也落不到好。不如各退一步,给这恩怨画个句号。”
在经过前前后后十几轮调解后,刘忠终于松了口:“可以接受调解,但是退还的开发费不能低于自己预期。”
眼看和解有望,双方却在最后5万元的差距上僵持不下。怎么办?
“双方之间的信任基础较差,这5万元的差距始终难以弥合,如果让双方再跑到北京来,增加额外的开销不说,对抗情绪更难以消融,刚冒头的和解心思恐怕又要收回去。”戴怡婷看向窗外,忽然有了主意——最高法第二巡回法庭就在沈阳,何不到沈阳去?把调解现场设到当事人身边,当面聊聊。
恰在这时,唐弦想到既然是最高检抗诉为案件带来转机,也许邀请检察官参与调解能够赢得刘忠的信任。
唐弦的想法让合议庭眼前一亮,“联合检察院开展调解,这可是知识产权案件中的首次尝试,值得一试。”合议庭审判长晏景兴奋地说。最高检承办本案的检察官刘玉强也爽快地答应了:“我们愿意和法院一起,把这案子彻底了了。”
“要充分发挥巡回审判的优势,把调解进一步做深做实,真正实现案结事了。”李剑当即提出要求。
戴怡婷合上案卷时,指尖触到扉页上“如我在诉”四个字,心里亮堂起来。她知道,这场向着和解的旅程该出发了。
在二巡实质解纷的24小时
“5月8日9:00北京出发;
11:45到达沈阳;
12:30至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
13:00展开调解;
17:10调解结束;
5月9日8:30返京。”
这是唐弦笔记本上记录的调解日志,北京到沈阳的24小时里,浓缩着承办团队为实质化解纠纷付出的奔波与坚持。
抵达沈阳时已是正午,承办团队顾不上休息,马不停蹄开始了调解工作。
调解室里,气氛起初有些凝重。
“当年能一起搭伙做事,说明彼此信得过,还是有情感基础在的。”戴怡婷先开了口,声音放得很轻。法官团队和检察官并肩而坐,对双方当事人情同此心,换位思考,认真分析双方的利益诉求,逐条分析合同履行中的过错与责任,分析案情与利害,从金额、还款方式等方面一点一点做工作。
“孙明志,你经营不易我们懂,但刘忠大爷等着钱买药,这是急事。”
“刘大爷,孙明志母亲住院确实困难,能不能在还款方式上松一松?”
情理法交织的劝说中,孙明志红了眼:“说心里话,我也想过就这样了,生活也没有希望了……”
“他妈妈生病在住院,我不是不近人情,每个月少给一点我都可以接受,就当给彼此留条路。”刘忠叹了口气,表示理解孙明志的难处。
最难的时候,唐弦看着两人紧绷的脸,甚至提出:“如果凑钱实在困难,我们可以拿自己的钱先借你垫一部分。”这句掏心窝的话让孙明志愣住了,半晌才说:“法官都做到这份上了,我再难也得想办法。”
四个小时里,“背靠背”沟通与“面对面”协商交替进行,从金额拉锯战到还款期限敲定,每一步都像在拧动生锈的螺丝,有巧劲,更有韧劲。
终于,孙明志松了口:“我凑凑钱,分期给。”刘忠沉默半晌,抹了把脸:“行,我相信法院和检察院。”
下午5时整,双方在调解协议上签字后,戴怡婷注意到,两人脸上的神情,早已褪去了往日的紧绷与对立,刘忠颤抖的手拍了拍孙明志的肩膀——十年恩怨,在这一刻,终于有了松动。
调解协议约定:尚发公司、孙明志、高伟丽自2025年5月起,每月返还刘忠5000元,至2027年4月共计返还12万元,双方就案涉合同再无其他争议。
案子走到这一步实在不容易。
“来到最高法的当事人,通常是在利益纠纷里钻了牛角尖,走不出来。”戴怡婷在法院一线深耕多年,太懂老百姓打官司的难,所以她总想着多跟当事人聊聊,把调解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真正暖到他们心坎上。
而巡回审判的意义,恰是把这份心意落到实处:把法庭“搬”到当事人身边,让司法的温度流进他们心里。
民三庭副庭长郎贵梅表示:“定分是依法办案,止争是化解矛盾;定分是解决案件,止争是解决问题;定分重在止争。”
“这起案件的成功化解,离不开法检两家的同心协力。”戴怡婷感慨道,在抗诉案件中,申诉人对检察机关的信任,成了化解僵局的密钥。正是与检察机关的紧密协作、高效联动,才凝聚起破解僵局的合力,让多年纠纷终得妥善解决。
送别时,刘忠向赴沈阳办案的法官、检察官再三致谢:“感谢你们,专程来沈阳帮我解决问题!”
返程的高铁上,戴怡婷收到刘忠发来的收条照片,短短的一句“今收到”,却透着踏实。这一趟过后,她的心情也如同平稳运行的列车般安稳。
这24小时,很短,短到不够好好吃一顿饭;可这24小时又很长,长到能解开缠绕十年的心结。
(文中刘忠、沈阳尚发科技有限公司、孙明志、高伟丽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