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多亩土地,盘活啦!”眼前连片的玉米地,让梅州市蕉岭县三圳镇顺岭村党总支书记钟双英满是欢喜。
一片片农田平整宽阔,一棵棵抽穗吐丝的玉米整齐排列其间。很难想象,一年前这里是撂荒的耕地,杂草比人还高,农作物基本没有收成。
难题:十年樟树惹“灾祸”
为什么这里的农作物都种不活?
原来在2011年,顺岭村村民陈某文承租了10多户村民的耕地做培育樟树的生意,樟树一排排间隔种植,总种植面积达到10余亩。
然而,前些年陈某文生意不景气,于是对樟树疏于管理,一晃眼树便已经长到了10米多高。大树遮蔽阳光,导致樟树之间间隔的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
村民陈某忠的耕地紧挨着陈某文的樟树,几年前便开始与陈某文交涉,但陈某文一直没解决。村委会多次调解无果,2024年3月底,陈某忠诉至蕉岭县人民法院。
案件到了蕉岭法院新铺人民法庭庭长张彬洛手上,他决定去走访了解下情况。
“他的树把阳光全挡了,我种什么菜都活不了!修剪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必须挪树!”陈某忠怒气冲冲地说。
“树卖不出去,定期修剪是笔大费用,挪到别的地方也要好几万元。我现在没钱,实在是无力解决。”60多岁的陈某文指着身后的居所——一个简陋的铁皮棚,哽咽着解释消极处理樟树的原因。
张彬洛深入了解后,发现还有20余宗可能因樟树引起的潜在纠纷。附近还有好几片分散的樟树林都是陈某文种的,10多户村民同样因树木遮光影响庄稼生长正打算起诉陈某文,另外还有10多户村民则是因为土地租金未按期给付闹得不可开交。
“樟树是观赏类树木,判决陈某文定期修剪枝叶费时费力,因为费用问题进入执行阶段也容易引发二次纠纷,并不能实质性化解矛盾。何况还有土地承租的问题,必须想办法‘一揽子’解决。”张彬洛决定再找其他村民了解情况。
破题:挪树方为“最优解”
听说张彬洛来解决樟树的问题,村民七嘴八舌地聊开了。
“他的树不好卖,你看10米多高的大树,树干还不如我的腰粗,现在只能砸手上啦。”
“这樟树长得不好,还不如种粮食。如果树挪走了,能增加十几亩耕地呢。”
村民随口几句感慨,本是无心之语,却如石子投入张彬洛心湖。张彬洛决定再与陈某文谈一谈。
“依照民法典,你的树影响了相邻权利人的权益,必须处理。”张彬洛严肃地告诉陈某文。
“树的品相不佳你是清楚的,往后只会越长越差,每年租金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建议还是及早处理掉这些树,不仅能及时止损,还能免去十几场官司、修复邻里关系。”张彬洛给陈某文算了一笔“经济账”。
陈某文权衡利弊后,终于点头:“也是,拖下去确实只会越来越亏,如果有人愿意挪走这些树,我干脆把树都送给他,分文不要。”
据了解,陈某文承租的十几亩地因栽种樟树多年,在前些年被划为林地。如果把樟树挪走重新种上粮食,实现林耕置换,也是响应国家号召,端稳中国“饭碗”。
为此,张彬洛尝试联系县交通局,交通局答应如果樟树符合绿化树的标准,他们可以考虑移栽樟树并承担移栽费用。
但如何让涉及20余宗潜在纠纷的村民们理解这个方案,让大家对诉讼结果有合理预期?
2024年4月,张彬洛决定发挥基层治理合力,邀请20多户村民旁听庭审,并召集镇村干部及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一起参与调解。
在顺岭村巡回审判现场,陈某文向大家承诺会尽快挪树,同时凑钱还清租金。
镇村干部从保护耕地、振兴乡村的角度出发,劝说村民配合樟树移栽,张彬洛则从与邻和睦的角度出发进行释法说理。
在法院的主持下,不仅案件原告陈某忠与陈某文达成调解协议,另外20多户村民也与陈某文在庭审后达成和解。
解题:全域整治两全其美
“这樟树太多年没打理,树冠全长歪了,又种得太密,养分吸收不好,达不到绿化树的标准。”2024年6月,交通局委托苗圃场工作人员到现场查看后,工作人员告诉张彬洛。
顶着烈日独自在樟树林绕了一圈,张彬洛心情复杂地回到法庭,来不及擦汗,他又开始打起电话。
在处理案子的闲暇,张彬洛一有空就打电话联系相关部门,终于在时隔一个多月后,从县自然资源局得到了好消息。
“当前,蕉岭县正借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的良机,规划‘预集约’,将农民手中的‘小田’整合成‘大田’,再将‘大田’的经营权流转给企业发展农业产业,能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县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告诉张彬洛。
如果能将这片土地纳入全域整治,不仅能解决谁来挪树和平整土地的问题,还能借此契机盘活百亩土地,岂不两全其美?
他迅速联系镇政府、县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召开现场协调会。
“之前我们也想把这块地列入全域整治,但是因为樟树的纠纷没能得到解决,现在陈某文肯答应配合挪树就好办了。”
“复耕、改良之后,这150多亩土地产量很可观。”
会上,大家提建议、商对策,最终形成以“土地平整﹢产业发展”为落脚点,由镇政府与自然资源局牵头,引入企业统一移栽、平整、改良、种植的初步方案,移栽费用由企业承担,陈某文不用自己掏钱处理。
张彬洛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陈某文。
移栽、回填、平整、改良、挖垄、种植……经过半个多月紧锣密鼓的施工,这片沉睡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一排排刚栽种下去的玉米苗青翠欲滴。
“法院‘一揽子’解决了村民们十多年来的矛盾纠纷,也为‘巴掌田’的综合整治提供了一个契机。”三圳镇党委副书记张伟凇对蕉岭法院主动延伸司法职能的做法赞不绝口。
近年来,蕉岭法院新铺法庭以求极致的精神做实定分止争,创新“示范诉讼﹢类案调解”工作机制,通过联合综治中心、镇政府、司法所等多方力量,将纠纷化解在田间地头。2024年至今年6月,新铺法庭民事案件调解率同比提高16.9%,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同比下降37.15%,源头化解纠纷34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