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下午,“守护安全红线 共筑平安生产”平安惠州暨大亚湾综合法律服务工作室联合普法教育活动在惠州大亚湾举行,大亚湾开发区法院协同区政法信访办公室、区应急管理局、区石化能源产业局、区交通运输和海洋经济局等单位,为石化区、港区的百余家危化品企业送上安全生产法治“及时雨”。
活动现场,154名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与受邀的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共同聆听这场特殊的“法治公开课”。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资深法官李浩浩化身“讲师”,用真实案例敲响安全警钟,以法治力量拧紧生产“安全阀”,为当地平安建设和营商环境优化注入强劲动能。
课堂上,李浩浩以近年来发生的重大事故为例,剖析了事故背后企业违法贮存危险物质、管理混乱等致命隐患及相关责任人的法律后果。他围绕重大责任事故罪、危险作业罪、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等16种安全生产相关刑事罪名,采用“法条+案例”的方式细致解读,点明“未戴电焊面罩”“气瓶间距不足”等细节的法律风险,厘清各岗位责任边界,让抽象的法条变成清晰的行为指引与风险清单。
“别以为隐患整改‘拖一拖’没事”,李浩浩特别强调,即便未发生事故,只要存在“关闭安全监控设备”“拒不执行停产整改指令”等情形,也可能构成危险作业罪。“安全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这场生动的“法治体检课”,让在场企业代表凝神聆听,纷纷直呼“震撼”“解渴”。
“以前总觉得‘不出事就行’,今天才明白,‘不违法’是底线,‘真落实’才是关键。”课后交流中,惠州忠信化工有限公司安环辅副总监陈许飞表示,活动结束后公司将围绕讲座内容开展员工安全培训,完善修订安全培训制度,确保责任到岗到人。
身兼企业负责人和政协委员的马青华则表示,将以身作则,高标准做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并深入调研企业在安全生产中面临的共性难题,依托政协平台建言献策,协同各方力量共同织密安全生产防护网。
“石化产业是大亚湾的命脉,而安全生产就是命脉上的‘安全阀’。”大亚湾区政法信访办公室副主任廖小慧在致辞中指出,作为全市乃至全省危险源最集中的区域之一,大亚湾石化区聚集了惠州一半的危化品企业和重大危险源,守红线即守发展。她强调,法治是安全的坚实铠甲,此次活动汇聚人大政协、法院等多方力量,旨在通过多方监督与协同,推动安全责任落到实处。
各企业要将讲座收获转化为行动自觉,把法律要求当作排查隐患的“放大镜”和规范管理的“指南针”,让安全理念深植于心、践之于行,使“平安车间”真正成为“平安大亚湾”最坚实的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