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新型救援需要,全面提升空地救援技术水平,9月14~18日,广东省公安厅警务飞行队与中国救援广东机动专业支队在警务飞行队派潭基地开展了为期5天的直升机救援联合训练。
此次训练根据广东洪涝灾害频发、高速公路事故突发等实际情况,立足于楼顶平台、水域环境、山头山谷等复杂、极端、恶劣环境下的救援实战要求开展,采取人员分批次、行动分步骤的方式进行。
相较于以往,本次训练的科目更多,难度更大。在一周的时间里,参训指战员每天持续紧张训练长达8小时,在复杂多变的天气条件下,经受高温持续与暴雨突袭的考验,依次开展手势语沟通、原地上下机、悬停上下机、绞盘上下降等训练科目,并前往水域孤岛、山谷、山顶等区域,模拟灾害事故现场进行针对性救援演练。
“提升对重特大自然灾害救援的快速反应和机动投送能力,才能尽快适应当前‘全灾种、大应急’的救援需求。”广东机动专业支队绳索专业队班长蔡晓泽表示,联合训练充分发挥警用航空在空中侦察、应急救援等方面的优势,能促进警用航空与消防救援队伍在应急救援、处置重大突发案事件方面的协同作战能力。(来源:南方法治报南方号)
车顶人员转移。本报记者景国民摄
飞行员做好准备起飞。本报记者景国民摄
空中索降。本报记者庞舒尹摄
营救高速公路事故“被困人员”。本报记者庞舒尹摄
投放救援力量。本报记者庞舒尹摄
人员转移。本报记者庞舒尹摄
受命出发。本报记者景国民摄
演练结束后参训队员合影。本报记者庞舒尹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