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湛江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最高检和省检察院工作部署,以保护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目标,转变理念,创新举措,能动履职,全力推进未成年人“六大保护”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推动司法保护落实
今年2月,市检察院联合市委宣传部,在全市开展“检察官法治讲坛”专项活动,全市两级检察院通过现场讲座、网络直播、“云”课堂、检察开放日等多种形式,每周同步开展1次活动,今年以来已举办160多场,积极促进全民法治观念养成。
同时,对重大涉未成年人案件坚持做到介入快、审查快、救助快、建防快。截至今年7月,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逮捕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62件224人,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79件269人,起诉113件166人。市检察院派出案件督导组到10个县(市、区)进行案件质量督导,进一步提升涉未成年人案件质效。针对落实未成年人特殊刑事制度情况,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具体意见,推动各县(市、区)落实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专业社工协助开展工作,切实把“教育、感化、挽救”贯穿于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全过程。
此外,加强关爱救助。今年以来,批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61件191人,起诉210件322人。在办案中,加强对未成年被害人的司法救助,共发放司法救助金115万元。联合公安、妇联、团委引入专业心理咨询师,配合办案人员对未成年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进行亲职教育,对被害人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失范治疗。
推动政府保护落实
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综合治理专项行动为契机,结合办案开展诉源治理,收集涉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案件线索135件,立案123件,共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34份,发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120份,案件类型涵盖旅馆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入住、酒吧等娱乐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消费、未成年人有偿陪侍、防溺水、“控辍保学”、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违反强制报告制度、校园周边安全等领域,有效督促各职能部门依法履职,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市检察院针对网约房登记管理不规范、容易滋生涉未成年人犯罪等问题,组织召开未成年人涉足场所公益诉讼案件诉前磋商会议,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对未成年人涉足重点场所依法履职,规范监管,严防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再次发生。全市检察机关对发出的诉前检察建议开展“回头看”,持续跟进监督。
推动家庭保护落实
市检察机关针对监护人侵害被监护人案件,积极协助提起变更监护权诉讼,有效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如经开区检察院在开展多元结对帮扶救助专项行动时,发现被救助对象叶某润和叶某威丧父后继母监护缺失,该院即为其生母提供变更监护权法律援助,支持其提起变更监护权之诉。强化监护缺失干预,积极开展“督促监护令”工作,向存在监护失职的父母发出督促监护令。全市检察机关共向涉案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发送“督促监护令”133份,督促监护人积极履责,确保家庭责任落实。
推动学校保护落实
市检察院积极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推动学校保护落实落细。全市检察机关部署开展守护校园安全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围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治安安全等领域,开展专项监督,督促教育部门、学校落实校园安全措施。
该院结合办案开展预防中职学校未成年人犯罪专项监督,召开湛江市中职学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会议,邀请市教育局、市人社局,以及我市13家中职学校参加,共同研究中职学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努力为中职学校学生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市检察院牵头推动全市公立中职学校加强法治副校长配备和相关机制建设,统筹公检法司四家单位,通过征求法院、公安、司法局意见,为全市公立中职学校配齐配强法治副校长,结合学校具体法治需求,拟定有针对性的普法专题,负责对应开展法治教育工作,进一步提升中职学校学生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推动网络保护落实
依托“互联网+”线上开展普法,推动净化网络环境。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制作发布原创短视频、研发网络安全精品课,增强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市检察院通过互联网举办“检爱同行共护未来”检察开放日活动,把法律知识讲座以直播“带货”形式推广;同时开通湛江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网上展厅,引导广大青少年通过网络学习法律知识。各县(市、区)检察院开展“法治云课堂”,教育未成年人网上需谨慎交友,警惕网络诈骗陷阱等,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
推动社会保护落实
借助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构建有力的社会保护体系。市检察院自2021年以来,创设了专门的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团队——“蓝紫荆工作室”,聘请30多名爱心人士作为工作室的成员,引入社会力量,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在全市建立25家未成年人爱心观护基地,引入社会力量,帮助208名涉罪未成年人返校读书或者通过免费技能培训找到工作,其中8人考上大学,26人考上大专。联合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团市委、市妇联、市女企业家协会等六个单位出台《关于联合开展多元结对帮扶救助未成年被害人等对象的工作意见》,创新开展多元结对帮扶救助工作,已为100名未成年被害人等对象提供身心康复、生活安置、复学就业、法律援助等综合救助,该项目被列为湛江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百件重点民生项目。
目前,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市检察院的推动下,全市已经实现将未成年人检察重点工作纳入平安湛江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下一步,检察机关将更加主动服务市委工作全局,助力市域社会治理,以“大整治”为抓手,依托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发挥“四大检察”融合推进优势,促推“六大保护”落实落地,推动我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更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