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清远市公安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紧紧围绕“平安+满意”2.0创建目标,以最大限度提高见警管事率、入户走访率,最大限度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为抓手,促进“线上线下”共建,积极推动“平安清远”落地见效,形成全民共建共治共享、和谐平安满意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平安微信群”搭起“连心桥”
日前,清远英德一名群众在“平安微信群”中求助称,黎溪镇某夜宵档从18时一直营业到次日凌晨,食客众多、噪音连连,附近住户不堪其扰,希望英德市公安局黎溪派出所能帮忙解决。民警接到求助后,立即核实情况,并对夜宵档负责人开展法治教育、劝导工作,责令其对该档口进行整改。夜宵档深夜扰民问题解决后,群里一片点赞。
“平安微信群”小阵地发挥着大作用,黎溪派出所最初依托镇中心主要街道分别组建6个“平安黎溪”微信群,并指派一名专职辅警进行日常管理,后根据实际需要又分别邀请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学校老师、行业场所负责人等建立多个“平安黎溪”微信群,提高覆盖率,第一时间掌握群众需求。
类似黎溪派出所将服务融入“平安微信群”的例子,在清远不胜枚举。自“平安+满意”创建行动以来,清远公安不断探索服务群众工作新模式,创建各类微信群,将服务融入微信群中,高效开展服务群众工作,不断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打造更高效、便捷、和谐的警民关系。
“群众有什么诉求,直接在群里@群主或群内任意一名派出所民警、辅警或工作人员,派出所就可以第一时间知晓并受理解答。”清远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一大队教导员黎世真告诉记者,全市基层派出所结合社区、行业、校园等管理,由社区民警主动组建或加入辖区内行业、村居、校园、物管、小区居民等微信群,加强网上互动,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回应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高线上“见警率”和“管事率”。
“平安微信群”也是“掌中警务室”,在为群众答疑解惑之余,民警还能及时在群里通报辖区治安形势,并在群里搭建法治宣传“小阵地”,定期推送有关电信网络诈骗、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安全防范提示和各类常用法律法规、典型违法犯罪案例,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与能力,有效减少各类矛盾纠纷和案事件的发生。
在便民服务方面,“平安微信群”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真正实现群众办事“少跑腿”。“以前办理户政问题要往派出所跑好几趟,现在只要在群里问一下就能得到明确的答复,太方便了!”黎溪镇居民感慨道。
目前,黎溪派出所“平安微信群”的做法已在清远推广,覆盖全市各县(市、区)。据统计,全市社区民警加入辖区村居、小区居民等微信群3600个,比例达90%以上,共开展宣传4万余次,为群众解答户证办理、安全隐患等问题2632次,搜集案件线索223条,协助救助群众369人次。
“入户走访”排除安全隐患
近年来,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清远出租屋数量也逐渐增多,一些出租屋甚至成为“藏污纳垢”的灰色场所,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给社会面治安防控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清远公安结合“平安+满意”创建行动和“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全面开展出租屋登记、风险排查等工作,同时开展反诈宣传工作,严厉打击利用出租屋实施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清远保驾护航。
“我们以出租屋相对密集、案事件高发、流动人口集中区域为重点,对流动人口登记率低、无业或社会闲散人员较多、流动性强的出租屋开展集中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据清远市公安局治安管理部门介绍,公安机关正通过全面落实出租屋登记制度、排查风险隐患等措施严格日常执法监督,深入检查安全隐患,全面净化社会治安环境。
“平安+满意”创建行动开展以来,清远公安共排查出租屋1.8万余间,查处违法案件54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73名,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空间。
在全面排查风险隐患过程中,民警、辅警同步开展反诈宣传,动员群众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短信预警功能,向群众介绍当前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手法,面对面、接地气地向群众宣传反诈知识;动员群众一经发现涉电信网络诈骗窝点、设备线索,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此外,清远公安以“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为契机,组织治安系统尤其是基层派出所民警进社区、进村寨、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全面铺开“敲门行动”。据统计,全市目前走访完成率达95%.
群防群治筑牢基层防线
“不管白天晚上,大家心里都特别踏实,平时出去干活忘锁门,也不用担心家里会丢东西,有治安巡逻队为群众保平安。”近两年来,生活在清远市阳山县的群众发现,在乡村的大街小巷,时常看到身穿黄色马甲、佩戴“红袖章”的治安巡逻队,他们走村串巷开展治安巡逻、摸排安全隐患、调解邻里纠纷,周边治安明显好转,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阳山县的平安和谐正是清远开展群防群治工作的样本之一。该工作着眼于“平安+满意”创建目标,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探索建立符合各县(市、区)实际情况的群防群治机制,以“红袖章+黄马甲”为基础,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安防控、打击,全面改善治安环境。数据显示,今年1~8月,清远全市共接报刑事、治安警情2.4万余起,同比下降2.1%,社会治安群防群治成效初显。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清远全市“红袖章+黄马甲”群防群治力量蓬勃发展,巡防能力全面增强。在阳山,各村居以“两个固定、四个统一”为基础,即固定场所、人员和统一场所标识、上墙制度、配备防护装备、穿戴标识,组建12支“素质高、形象好、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乡村治安巡逻队,队员充分发挥对辖区治安情况熟悉的优势,向派出所提供违法犯罪线索,及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在清城,治安管理部门统筹整合治保会、保安员、社区网格员、治安联防员、农村“两站两员”、“义警”、平安志愿者等力量,有效开展“邻里守望”等治安防范工作;在连州,积极整合市禁毒志愿者、交通劝导员、村(居)治保会等群防群治力量3654人次,使之成为“连州义警”,参与到治安防控、矛盾纠纷调解、便民服务、安全宣传等工作,有效维护辖区治安稳定。
截至目前,清远市共建立“红袖章+黄马甲”群防群治队伍1743支,总人数达1.6万余人。据统计,群防群治队伍协助破案183宗,协助化解矛盾纠纷958起,排查清除各类安全隐患2125起。
在深入推动群防群治的同时,清远市从今年8月起将治安警力向基层倾斜,将全市43.3%的警力下沉至基层单位,最大限度充实一线警力,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南方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