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安队伍风采。受访者供图
桂山巍巍,万家灯火,映照平安中山;岐水荡荡,百舸竞发,激扬奋进力量。
几天前,中山市举行政法英模报告会,16位中山政法英模走到台前,他们之中,近半数是身穿“藏青蓝”的中山公安民警。
这是一支值得党和人民信任的队伍。他们充分发挥扫黑除恶主力军作用,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破除了一批为害社会的“毒瘤”;持续开展“飓风行动”,扫黄、打私、治赌、反诈,成功创建“首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连续六年在全省公安机关“飓风”行动打击电诈专项考核中排名第一。
“平安中山”招牌闪耀,背后是警徽熠熠生辉。
中山市六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称号,第四次捧回“长安杯”,位居“中国最安全城市排行榜”前列。在探索中型城市社会治理的“十三五”大考中,中山市公安机关坚持以党建引领建强队伍,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打造具有“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铁一般的纪律作风”的公安铁军,在平安建设方面交出了优异的“中山答卷”。
“十四五”开局,中山公安也正以全新面貌和姿态践行新使命。始终坚持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平安建设作为首责首业,持续推动科技强警,全面深化警务机制改革,推动公安工作现代化升级,中山公安正全力铸造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山,护航中山重振虎威新征程。
抗疫先锋“藏青蓝”
攻难克险“先锋队”
公安,是攻难克险的“先锋队”,哪里越危险就越要往哪里冲。
2020年1月下旬,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中山市迅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拉开战幕。
“一场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已经打响……全市公安机关各级党团组织和广大党员、团员青年要听从党的号令,做‘第一响应人’,立即行动起来!”疫情就是命令。2月2日,中共中山市公安局委员会、共青团中山市公安局委员会向全市公安机关发出倡议书。
实际上,在这场“大动员”之前,一支支以党员民警为首的战疫先锋队伍,已经主动站到了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成为中山市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力军。
1月30日起,中山市公安局机关近千名警力分赴各疫情防控点,他们会同各防控点所在公安分局民警辅警,一起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
党员力量像“火种”一样,迅速在全市战“疫”一线播撒开来。疫情发生期间,中山市公安机关在中山市42个交通防疫检查点以及支援外地的战疫小组中,先后成立了16个临时党支部。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引领下,身穿“藏青蓝”的党员同志以政治担当铸造警魂,发挥出模范先锋带头作用,用自己的坚守搭建起一条阻断疫情传播的“防火线”。
公安队伍的强大执行力,来自党组织的引导力和统筹力。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山市公安机关凝心聚力打好涉疫阻击战,在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构建研判精准、打击高效、处置得当的打击模式,持续严打涉及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妨害国(边)境管理、走私等违法犯罪行为。
去年,中山市公安局在“飓风2020”专项行动中破获各类涉疫案件672起,其中收缴各类野生动物2618头(只),收缴野生动物制品1564公斤,涉案金额1050万元;查获“三非”人员677人,查处非法聘用外国人案件98起;查获涉嫌走私案件257起,案值近3亿元。打击整治涉野生动物犯罪、打击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和打击走私“国门利剑2020”三个专项行动全部以满分的成绩并列全省第一。
因在抗击疫情中的出色工作,中山市公安局下属的10个单位被评为中山市抗疫先进集体,其中3个单位同时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人被评为中山市抗疫先进个人,其中3人同时被评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出入境管理支队党总支部荣获“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单位”称号,治安支队民警冯广军荣获“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握紧“铁拳头”
升级平安建设能力
公安,也是打击犯罪的“铁拳头”,肩负着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重大职责。
过去几年,中山市公安机关紧扣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发起了一场宏大的“平安中山”建设能力战。
中山公安机关充分发挥扫黑除恶主力军作用,协同各方力量,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紧紧围绕破案打击、打伞破网、综合整治、边打边建等重点工作任务,全面掀起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凌厉攻势。
在中山市公安机关的强力推动下,中山市扫黑除恶工作迅速落地见效,全市依法打掉了一批作恶多年的黑恶犯罪团伙,破获了一批沉积多年的黑恶犯罪案件,查处了一批涉黑涉恶腐败分子和“保护伞”,破解了一批社会治理难题。
三年专项斗争中,中山公安机关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3个、恶势力犯罪集团57个、恶势力团伙626个,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资产19.44亿元。2020年,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3个、恶势力犯罪集团24个、恶势力犯罪团伙238个,查封扣押冻结资产10.62亿元。全年查封冻结扣押的涉案资产、查处公职人员和村干部等,超过前两年总和。
中山市公安机关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发起“飓风2020”专项行动,持续严打涉及群众人身财产安全的各类犯罪。创新巡防勤务机制,全面强化显性用警,实现全天候、全覆盖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有效提高社会面见警率、管事率和威慑力,2020年,全市盗抢警情大幅下降,打击盗抢骗专项行动成绩排名从当年4月份起就开始领跑全省。
据统计,中山市公安机关“飓风2020”专项行动共发起参与集群战役41次,破获刑事案件14232起,实现“六连升”,考核成绩位列全省第一,其中命案现案23起全破,发案数为近24年来最低,破命案积案20起,超过前5年之和:“双抢”警情在2019年同比下降九成的基础上,同比再下降61.9%,现案全破;涉电诈警情上升幅度同比放缓62个百分点,及时冻结受骗金额2.02亿元。
全力整合资源、创新打法。过去一年,中山市公安局还深入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全年破案数同比上升98.38%,抓获涉案人员数量同比上升41.72%,打击成效创历史新高;主动预警干预拦截,全年共处置15万余条预警数据,为市民挽回经济损失5790万余元;疫情防控期间,通过规劝等手段为受骗群众追回损失1933万元。
开“温度”之窗
当好人民“服务员”
公安,又是爱民为民、便民利民的“服务员”。
近日,中山三乡警方远赴千里之外的贵州,与遵义播州警方共同在遵义市公安局播州分局举行了一场温馨的认亲仪式,居住在中山三乡的王先生与失散35年的母亲紧紧拥抱在一起。
1986年1月,5岁的小王跟着亲友到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马家湾社区赶集,集市上人来人往,小王很快走失在人群中。母亲陈女士寻遍了整个遵义,儿子却从此杳无音信。
此后的30余年里,陈女士与丈夫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寻子之路。受技术条件限制,当时警方并未获取到与小王相关的有价值线索,案件陷入僵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公安刑事科学技术日趋成熟。2021年初,公安部开展“云剑—2021”团圆专项行动,三乡警方重新梳理被拐(失踪)儿童档案,民警通过全国打拐DNA数据库数据比对,成功比中三乡镇的王先生和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的陈女士,结果显示双方可能存在血缘关系。最终经过再次DNA核验,中山、遵义两地警方最终确认,王先生就是陈女士失散多年的儿子。
自公安部部署开展“团圆”行动以来,中山警方充分发挥现代科技优势,全力侦破拐卖儿童积案、查找失踪被拐儿童,让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再度团圆,将一件件陈年旧案办成了温暖群众胸怀的实事。
中山公安为群众服务的理念,还体现在政务服务的各个领域。
走进中山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办证服务大厅,立刻就能够感受到,人性化的服务已经从“窗里”延伸到了“台前”。
为了照顾前来办证的残疾人和老年人,该支队党总支在受理大厅专设了“无障碍通道”,配备了轮椅,这样的“绿色通道”从大厅入口直通办事窗口,让行动不便的办事群众获得了最大便利。大厅内还设有“特事特办”窗口,奔丧、看病、就读等符合特事特办条件的群众,都可以由此进行快速办证。
细之又细的分类服务举措,不仅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更彰显了窗口服务的“温度”。而这一切变化的背后,是党建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加强。
中山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下设5个大队,支队设党总支,共有74名党员,党员占总人数的59.2%,各大队均设党支部。各党支部在组织开展“红旗党支部”“党员先锋岗”等系列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推出新的服务举措,让群众享受到了最大便利。
将服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落脚点”,过去一年,中山市公安局全力深化简政放权,启动公安涉企政务服务“一窗通办”改革,推动审批机制由“多层级”向“一站式”转变,114项涉企政务服务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公安专窗,96项涉企政务服务实现“即来即办,立等可取”,“一窗通办”改革共压减办事时间近90%,压减申请材料达30%。
强党建
发挥党建品牌效应
引领公安工作升级
6月初,距离2021年全国高考还有两天的时候,中山市公安交警支队向全社会公开了一项服务承诺:今年高考期间,由2个“党员护考服务岗”、11支“铁骑护考小分队”组成的“党员护考先锋队”,将全程“在线”为需要援助的考生和群众提供应急服务。
6月7日上午,全国高考拉开序幕。中山交警在全力保障全市考生出行安全畅通的基础上,号召辖区交警成立党员先锋服务队、党员服务岗,坚持把党员身份亮在护考一线。48名党员铁骑民警、辅警分别组成11支“铁骑护考小分队”,统一护考旗帜标识,3天期间,先后护送多名遇到紧急情况的考生按时抵达考场。
近年,中山市公安交警支队党委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创新勤务改革,在城区大队机动中队党支部设立了“中山交警铁骑队”,通过实施“忠诚心、爱民心、责任心、正义心、敬畏心”的“五心”工作法,全力打造“红色、为民、担当、法治、清风”的铁骑品牌。由于工作突出,城区大队机动中队党支部荣获第二批全省公安机关先进基层党支部示范点暨模范党支部。
实际上,这种以创建特色党建品牌的创新做法,在中山市公安系统内并非孤例。
按照“一支部一特色,一单位一品牌”的工作部署,中山市公安局发掘出一批先进单位,积极组织各单位结合实际工作重点打造自身党建品牌,如交警支队“铁骑先锋”、出入境支队“外管党员红”和反诈中心“党员金管家”等。
党建品牌的创建行动,有力催发了公安党建品牌集群化效应,也引领和推动了公安工作的不断升级。
去年,中山市公安局6个支部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先进基层党支部示范点,3个单位被评为中山市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党支部被评为中山市直机关工委“党员先锋岗”。
去年,中山市公安局还将继续深度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强化优质党建品牌培育,从品牌标识、品牌内涵、品牌工作法和支部规范化建设等方面,重点打造公安党建“十大品牌”,着力把党员队伍人数上的优势,转化为党建工作品牌创建上的优势,以党建亮点集群效应推动重点工作提质增效。
践使命
以科技赋能画好
平安建设作战图
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一头连着国家,一头连着人民,公安机关责任之重、使命之艰,可想而知。
如何履行好使命?中山公安首先从队伍建设抓起。坚持政治建警、科技强警,中山市公安机关紧抓科技赋能这条主线,谋划平安建设的未来作战图。
过去一年,中山在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尤其是涉疫严重暴力犯罪方面,取得了显著战果。在坚持快侦快破的主基调下,全年23起现发命案保持全破;深度融合运用指纹、DNA、人像识别等多种科技手段,破获命案积案20起,超过前5年之和,命案侦办专项工作成效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去年,依托科技新手段的支撑,中山市公安机关堵截流通渠道,全链条打击网络贩枪犯罪行为,全年共破获涉枪案件22起,打掉涉枪团伙3个、起诉24人,缴获枪支35支、子弹1.35万余发,打击成效显著。
强化科技建设,推动科技赋能,中山公安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实践科技新警务的实效。
依托先进的刑事技术手段建设成果,中山市公安局强化刑事技术实战效能,研发大数据分析模型,为“飓风2020”等专项行动的持续推进增添强大的后劲。
去年,中山市公安机关首次利用DNA比对成功侦破了一宗发生在2012年的故意伤害致死案;中山公安自主研发了一批贴近实战的数据模型,实现了对违法犯罪的精准打击。其中,网络制贩枪弹犯罪打击模型“缉枪神探”荣获公安部公安基层技术革新优秀奖。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加强科技建设,推动科技强警,正是公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公安机关从更广阔领域、以更高标准推进平安建设的重要保障。
中山市公安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聚焦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主题,扎实做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各项工作,团结带领各公安分局忠实履行新时代职责使命,正奋力书写中山公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壮丽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