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水警开展日常巡河工作。陈思摄
佛山水警开展水域巡逻。陈思摄
2020年6月,广东省公安厅正式印发《广东省公安机关全面推行河湖警长制工作实施方案》,部署全省21个地市公安局推行河湖警长制工作。一年来,全省各地各级河湖警长认真履职、主动作为,充分发挥河湖警长巡河管河治河作用,严打水域突出违法犯罪,有效改善和净化水域治安环境,切实维护了辖区水域平安稳定。
省公安厅
推进河湖警长制管理全覆盖
推行河湖警长制是公安机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公安机关强化河湖执法工作的重要保证。为此,广东省公安厅部署全省21个地市公安局建立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四级河湖警长体系,共设立河湖警长3640名,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和属地管理、分级分段负责,在全省范围内实现江河、湖泊、水库等各类水域实施河湖警长制管理全覆盖。
据了解,广东省公安厅成立全面推行河湖警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配套制定年度考核实施细则,定期检查各地资料台账、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发挥考核“指挥棒”和执纪问责“风向标”作用,推动河湖警长制工作落地落实,为打造平安水域和河湖治理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配套制订省级河湖(流域)总警长巡查督导工作制度,制定巡查督导方案,省级河湖总警长不定期对挂点流域开展巡河检查,督促整改重点治安问题;省公安厅全面推行河湖警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定期派出联合督导检查组,实地检查各地河湖警长制工作和辖区重点水域治安现状,压实属地工作责任。
为净化水域治安环境,省公安厅深入摸排水域突出治安风险隐患,严厉打击走私、偷渡、非法采砂、非法捕捞水产品、涉水环境污染等破坏河湖环境、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和社会公共秩序的涉水违法犯罪行为。在提升水域管理效能方面,协助相应河长做好所辖江河湖库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加大与渔政、海事、乡镇政府等执法部门的沟通协调,强化重点河段、湖泊和水库的联合巡查和联合执法,集中整治和清理取缔“三无”船舶、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排、乱装乱卸等水域重点问题。此外,推动重点河段、桥梁、库区大坝、渡口码头、取水口等重要部位高清视频监控建设,全面采集水域治安信息,建立“水域治安数据库”,推动海关、海事、水利、环保等涉水职能部门信息资源整合,实现互联互通。
广州
锻造打击涉水犯罪的利剑
广州是全省率先全面实施河湖警长制的地市之一。在打击水污染犯罪领域,广州公安针对关乎人居环境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水污染易发多发重点流域和地区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自河湖警长制建立以来,取得7229条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全市147条河涌全部消除黑臭、13个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建成高质量碧道563公里等良好成效,得到群众一致好评。
石井河是广州市最早以河湖警长制进行治理的河道。2018年至今,广州市公安局共在石井河流域设置河湖警长191名,参加石井河流域联合执法行动77次,检查涉重金属企业、化妆品企业32家,立案侦办石井河流域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案件31宗,刑拘91人,逮捕42人,助石井河水质由“黑”转清。同时,河湖警长还积极参与到广州白云西洲北路水浸点、河岸沿线“散乱污”清理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治河治水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2019年至今年5月底,广州公安共破获涉水违法犯罪案件298宗,刑拘310人,逮捕186人。其中,2019年,侦破水磨厂污染环境系列案,捣毁高污染水磨窝点25个,刑拘27人,逮捕25人,有效打击了非法金属厂通过接入市政管网偷排超标重金属废水的行为;2020年,破获特大非法炼金案,累计侦破污染环境案10宗,刑拘36人,逮捕29人,查缴非法炼金生产线5条、窑炉59个、危险废物(高浓度废酸)100余吨,一举斩断一条非法炼金黑产链,保护了区域土壤环境和地下水资源;今年,严查“某非法填埋案”,克服无违法犯罪现场指认、无明确作案人员及案发时间久远等诸多不利因素,通过半年时间连续侦查,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1名,破解价值1700万余元环境损害赔偿无追责主体的难题,有效保障了当地群众取水用水安全。
佛山
构建水域治安防控安全网
全面推行河湖警长制以来,佛山从辖区水域治安状况实际出发,全面整合各部门、各警种信息资源,充分协调其他涉水行政部门联勤联动,努力构建水域治安防控网络格局,形成“河湖警长全面掌控、业务警种各司其职、涉水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在佛山市河湖警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下,各级水警、派出所对全市渡口码头、水上油站、沿岸企业等重点单位、相关人员进行全面摸排,形成条块分类基础信息1200余条,确定水上、陆上重大风险点360余处。通过加强水陆巡逻、升级视频监控、设置警示牌、堤坝加装限制通行装置等措施,全面强化水陆治安防控,逐步压缩涉水违法犯罪空间。
一年来,佛山共出动警力3540人次、船艇515艘次,检查过往船只843艘次,核查涉水人员3432名,开展涉水行政部门联合执法113次,排查各类风险隐患730余处。目前,水上走私一度猖獗的佛山市顺德区水域,“大飞”(大马力高速艇)出现的频率已下降近八成。
同时,佛山各级水警部门积极开展水上巡查防控,巡防范围覆盖全市各个水域并已成常态化。在今年“五一”期间的夜巡工作中,佛山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水警大队共查缉水上走私、非法捕捞、盗窃船只配件等案件1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6名,查扣涉案船舶21艘、涉案车辆5辆,查获枪支2把、管制刀具等作案工具一批,缴获走私冻品近30吨、非法捕捞渔获品约256公斤。
按照河湖警长制工作总目标,佛山公安主动与涉水行政管理部门联勤联动,开展联合执法,实施江河环境综合治理。今年5月,佛山市河湖警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集海事、水利、渔政、交通等部门有关负责人举行年度首次涉水相关部门联席会议,水上联合执法、数据资源共享、管理系统互联等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落实。
惠州
用心用情守护群众生命安全
自河湖警长制建立以来,通过加强重点河段、湖泊和水库的联合巡查,强化涉水基础信息研判,完善水域视频监控系统,各地水域治安防控网络逐步完善,防范溺水工作效果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今年以来,惠州市公安局以河湖警长制为依托,部署开展防溺水巡查集中行动,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共排查出1493处溺水安全隐患点和41处溺水高危水域。针对这些高危水域,惠州市公安机关联合各县(区)政府(管委会)的水利、应急等有关部门加强巡逻防控,在临水临崖、水库湖泊、危险水域等处统筹加强防护设施建设,安装警示标识、张贴告示,落实防护措施,设立安全警示牌、警戒线、护栏2300余处,并在“两江四岸”重点水域显眼处放置救生器材,以便一旦发生溺水事件,周边人员能第一时间发现器材、组织救援。
与此同时,加强海滨、河流、水库、鱼塘等开放性水域和游泳池、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救护设施、救援力量建设,标识各类救援电话,确保能够发挥应急救援作用。持续动员社会救援力量参与防溺水工作,尤其是通过召集志愿者,在溺水安全隐患高危点设置安全员等方式加强应急处置,进一步提升溺水事故救援能力。
数说成效
一年来,全省各地各级河湖警长检查渔船民及各类涉水从业人员11万人次、涉水重点部位2343处,排查风险隐患606处。
成功救起落水人员1471名,同比上升52.6%;配合相关部门检查水运旅客1000万余人次,排查化解涉新冠肺炎疫情不稳定因素54处。
设置水路治安卡点46个,开展联合巡逻执法近千次,核查渔船民、水路旅客等水上各类人员68万人次,排查风险隐患107起。2020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破获涉水违法犯罪案件2370宗,刑拘5503人,逮捕3067人,配合涉水行政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2128次,整治“三无”船舶6993艘次。
(南方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