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上午,佛山禅城各路门派武林高手齐聚佛山鸿胜纪念馆,参与了一场别具意义的“武林盛事”。在佛山市公安局禅城分局授予12个武馆负责人旗帜后,这批习武之人正式成为“佛山功夫平安志愿队”的一员。同时,佛山鸿胜纪念馆“社区平安驿站”正式挂牌,成为平安禅城最小应急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
5月7日,禅城区“佛山功夫平安志愿队”成立。(摄影:唐格桢)
让习武人员深度参与平安建设
佛山作为全国唯一的“功夫之城”,武术人口众多,仅禅城区注册武馆就有53间,武术学员多达5万人。
禅城区副区长、佛山市公安局禅城分局局长邓建勋表示,“佛山功夫”精神很好地代表了佛山人的气质和精神,推动全区习武人员积极投身“平安禅城”建设,不仅将极大增强平安建设力量,也有利于进一步形成“崇德尚武、见义勇为”的良好社会风尚。为此,“佛山功夫平安志愿队”和“社区平安驿站”便应运而生。
接过“佛山功夫平安志愿队”的分队队旗后,佛山鸿胜纪念馆负责人将该旗帜悬挂在纪念馆内显眼的位置。他表示,从5月7日起,佛山鸿胜纪念馆与区内众多武馆一样,不仅专注于传习佛山传统功夫文化,也将肩负起协同守护“平安禅城”的社会责任,如参与治安巡防、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工作。
“我们十分乐意参与公益事业,以习武之人的身份参与基层治理,共创平安禅城。”戴子龙学习咏春拳已经20多年,他既是禅城区武协会副会长,同时也是“佛山功夫平安志愿队”祖庙分队队长。
据戴子龙介绍,禅城区“佛山功夫平安志愿队”首批组建12支分队,均由武馆成员组成,共涉及全区武馆50多间。“接下来还计划成立12支以拳种命名的分队,比如禅城咏春拳分队、禅城洪拳分队、禅城蔡李佛拳分队等。”戴子龙认为,相比以前“功夫+禁毒”的警民合作,此次合作涉及的面更广更有意义,接下来还将开展“功夫+反诈”“功夫+交通安全”等更多形式的活动,吸纳更多习武人员和团体深度参与“平安禅城”建设中。
禅城区“佛山功夫平安志愿队”包含12支分队,均由武馆成员组成。(摄影:唐格桢)
既是武馆也是“社区平安驿站”
当日,佛山鸿胜纪念馆成为禅城升级为“社区平安驿站”武馆的首家试点。
“日常生活工作中,大家遇到紧急情况,第一反应是拨打110或奔赴派出所报案,武馆成为社区平安驿站后,将给有紧急求助需求的群众提供一个全新的选择。”佛山市公安局禅城分局治安大队负责人介绍。
武馆升级为“社区平安驿站”后,将在前期完成武馆人员相关法律知识学习和业务指导培训的基础上,配齐一键报警、图文传输、应急处突等装备,设置求助通道,就近接受群众的紧急求助。也就是说,今后市民在路上遇到不法侵害,可能就会有最近的“武林高手”向其施以援手。
此外,佛山鸿胜纪念馆也将被纳入公安派出所“公安+物联”群防群治最小应急单元进行统筹管理,接受派出所统一指挥调度,积极参加治安巡防、电动车安全隐患排查、特殊人群人文关怀、担任兼职公交车安全员等志愿工作,重点参与最小应急单元互救。
“佛山人崇尚功夫文化,对习武之人也是尊崇有加,而作为佛山功夫的载体,武馆在大家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武术力量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起到的效果不言而喻。”佛山市公安局禅城分局治安大队负责人介绍,作为“社区平安驿站”和最小应急单元的武馆,将会被全面打造成为住宅街区的平安守护壁垒,充分发挥其治安信息收集、辐射周边巡防、协助突发事件前期处置等的治安联防作用。
佛山鸿胜纪念馆成为禅城升级为“社区平安驿站”武馆的首家试点。(摄影:唐格桢)
发挥功夫文化“多能”优势
据介绍,禅城将以此为契机打造平安建设功夫文化品牌。
“禅城区现有‘功夫角’32个,下一步我们将全面提升‘功夫角’参与治安联防的能力。”接下来,禅城公安将联合相关单位,为“功夫角”增设视频监控等设备及治安联防标识,并由辖区派出所逐一与“功夫角”责任人对接,鼓励参加“功夫角”的武术教练、习武人员在人流密集时段积极承担起周边治安联防的责任,切实将“功夫角”升级打造成“平安角”。
今后禅城将打造平安建设功夫文化品牌。(摄影:唐格桢)
与此同时,禅城公安也将加快“功夫文化”在警营的全面普及和推广训练,提升公安抓捕、防暴、自卫等警务实战能力,全力打造佛山特色的“功夫警队”。推动武术拳法拳技进入辅警、治安联防队、保安员等群防群治力量的培训课程,提高格斗防御技艺,提升平安守护能力。
此外,禅城公安还将联合禅城区教育局、禅城区文广旅体局等单位,结合武术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等“六进”工作部署,将功夫文化融入到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当中,通过推选更多的“功夫师傅”担任禁毒、交通安全、反诈等形象大使,发挥功夫文化在平安建设中的普法宣传作用,努力打造中心城区治理创新的“禅城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