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辅警帮助辖区居民解决证件办理问题。
“感谢民警帮我找到孩子。”11月13日晚,一走失儿童的父母心急如焚地跑到汕尾市公安局城区分局新区派出所,看到孩子安然无恙后,激动得落下眼泪,紧紧握着“村警”的手连声道谢。
近年来,城区公安分局加快数字化改革,合理分配、科学利用警力,完善“一村(社区)一警(辅警)”工作机制,打造数字化场景下的“村村有村警,有事找村警”格局。自2020年“一村(社区)一警(辅警)”工作机制实施以来,城区有效警情、刑事立案、治安发案数得到有效控制:“村警”成功劝阻各类诈骗案件逾百起,电信网络诈骗警情降幅明显;城区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6.7%,被评为广东省“维稳工作示范点”。
进乡驻村
强化基层治安管控力度
“您家里有什么困难?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冬日和煦的阳光下,新湖派出所辅警魏朝创正挨家挨户走访群众。魏朝创是凤山街道新林社区的社区辅警,主要职责是协助开展日常巡逻、走访群众、排查化解矛盾等。
在城区,每个行政村(社区)都有驻村辅警,他们同时也是掌握社情民意的“信息员”、处理治安问题的“执勤员”、为民排忧解难的“服务员”。“以往,农村地区的治安管理工作基本上靠乡镇派出所的民警,平均每名民警要管理几个行政村。有的乡镇不仅辖区面积大,而且位置偏远,处警民警无法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汕尾市公安局城区分局局长陈文科对记者说,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成为他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为深入推进警务机制改革,城区公安分局结合实际,先后出台《汕尾市城区公安机关实行“一村(社区)一警(辅警)”工作机制的意见(试行)》《汕尾市城区公安机关“一村(社区)一警(辅警)”工作考评办法(试行)》等文件,在辖区100个村(社区)全面推行“一村(社区)一警(辅警)”包村联系制度,抽调100名专职社区辅警进乡驻村,联合村综治干部送法律、调纠纷、解矛盾、促稳定,提升基层治安防范、管控成效。
结合“一村(社区)一警(辅警)”机制,该分局联合村(社区)力量和综治、城管、民政等部门现有社区协管力量,依托民情地图,实现多元合一、一员多用,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治安防控、便民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驻村(社区)警力履行管理实有人口、掌握社情民意、组织安全防范、维护社区秩序、服务辖区群众五大职责。除去对村(社区)基础信息采集外,对重度精神障碍患者、社区矫正人员、涉毒人员等进行定期上门走访,设立台账信息,并将数据信息上报社区警务信息应用平台、治安综合应用平台、实有人口平台及四标四实数据采集系统等,形成“数字化”信息管理;设置标准化、流程化“村警十条”,每名“村警”的位置、每天的工作信息都会实时传回数字平台,平台会对“村警”的履职情况,包括采集的安全隐患等进行实时监控、分析,并提出意见建议,便于前后方统一思路,调整工作重点;每月进行数据研判,分析村(社区)存在的突出隐患及问题,制订整改计划和措施。“实现信息化管理能够更有效进行社会面管控,大幅提高处警效率。”新湖派出所所长吴华坚表示。
便民利民
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村民报警电话刚挂不久,“村警”已经赶到;村民要办理公安业务,发一条微信、打一通电话,就有人上门指导……如今,这一幕幕成为城区各社区的真实写照。
城区公安分局立足全区工作实际,以维护社会治安持续稳定为目标,不断深化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通过“一村(社区)一警(辅警)”工作机制,把深入推进化解矛盾纠纷和隐患排查、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长效机制,组织“村警”深入所包村(社区)开展群众走访工作,确保排查全面、无盲点;在日常接处警、巡逻盘查工作中,加大对矛盾纠纷的排查力度,及时发现化解矛盾纠纷,以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好事、办实事为目的,用积极的工作态度排查化解矛盾。驻村辅警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向村(社区)居民公开且24小时开机,做到有问题第一时间联系、第一时间知晓、第一时间处理,成为村(社区)居民的“知心人”“热心人”。同时,进一步规范处警工作,提升调解纠纷、化解矛盾水平,今年以来共调解矛盾纠纷3000余起。
城区公安分局强化驻村辅警下村服务意识,让他们从群众关心的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驻村辅警每到一个村子、一家企业、一所学校、一个单位、一个贫困户家,都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困难;建立社情民意微信群,广辟言路征求群众意见建议,为群众排忧解难,妥善处理群众的诉求;在日常摸排巡查中,积极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应急演练,广泛宣传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防诈、防火等安全防范常识,提高群众的法律素养和安全防范意识,提醒群众遇事冷静,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效减少各类案事件发生。
“一村(社区)一警(辅警)”工作机制是城区公安在数字化场景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完善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的有效探索。目前,该机制已在全区铺开,城区公安也正着手横向联合更多部门,打通更多数据应用场景服务村(社区),让群众生活更安全、更方便、更满意。
(南方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