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假冒品牌手表的窝点。警方提供
假冒品牌手机配件。警方提供
仓储假货窝点脏乱不堪。警方提供
近日,广州警方接连出击,成功打掉两个藏身于闹市、专门制售假冒知名品牌商品的团伙,捣毁多个作案窝点,共计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
残次品翻新成“高档货”
5月初,广州海珠警方接到群众举报称,海珠区某居民小区内有一辆黑色小车正在运输一批可疑手机配件,怀疑有人制造、销售假冒手机配件。
接到线索后,广州市公安局海珠分局食药环侦大队立即针对涉事车辆展开调查,发现车主李某有重大作案嫌疑。民警掌握到,李某租住在群众举报的居民小区内,近期经常驾驶涉事车辆往来于广州、佛山两地,运输多批疑似“高仿”手机配件的货物。
经综合研判,警方初步排查出一个由李某等5人组成,游走于广佛两地,专门制造、销售假冒知名品牌手机配件的团伙。
经调查,民警发现该团伙行事狡猾,对作案窝点的选址极其“讲究”。一方面,他们将制假窝点藏匿在广州市荔湾区的闹市之中,该处临近电子商品批发市场,便于日常销售出货。团伙成员平日闭门制假,极少出门,除了快递员外,基本不与周边人员接触。另一方面,他们将多个仓储窝点分散在佛山市南海区多个城中村的出租屋内,同时用报纸将窝点的门窗全部封闭,并定期变换仓库地点。
经过多日侦查,民警摸清了该团伙的作案手段,及其位于广州、佛山两地4个窝点的具体位置。5月13日,食药环侦大队联合海珠公安分局华洲派出所,组织精干警力兵分多路,在广州、佛山展开统一收网行动,捣毁位于荔湾区某商业中心的一个制假窝点和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的3个仓储窝点,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
据现场实施抓捕的民警反馈,仓储窝点的环境脏乱不堪,50平方米的仓库内,几百个残破的纸皮箱散落一地,箱内装满了各种“高仿”手机配件,部分更是直接从垃圾站回收而来的残次品,臭气熏天。
经清点,民警现场共查获假冒知名品牌的手机后盖、屏膜总成、零配件10万余套,以及电烙铁、风机等制假工具一批,初步估算案值近千万元。
据嫌疑人李某供述,其专门从外地垃圾回收站低价收购手机后盖等零件,然后运输到佛山的仓储窝点存放。待需出货时,再将零件运输到广州的制假窝点,由团伙成员进行筛选翻新、贴假商标、装配打包等一系列制假工序,最后将成品以次充好高价卖到周边的电子批发市场,从中牟利。这样制造出来的手机后盖销售单价最高可达20元。
目前,海珠警方已将李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刑拘。
成本数十元的“名表”沾水发臭
前不久,增城白领小美想购买一款时尚名牌手表,恰好在网上看见一款奢侈品牌手表的促销信息,令人动心的商品介绍、三分之一的官网售价,再加上打着“假一赔十”的旗号,小美毫不犹豫地购买了。
然而,还没戴几天,小美就发现手表表带开始脱皮,走时也不准,湿水后还发出阵阵恶臭。于是,小美将手表拿到商场专柜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让其大吃一惊——该“名牌手表”竟没有一个零件是该品牌公司生产的。
在寻求商家赔偿无果后,小美只好向警方报案。接报后,增城警方立即开展调查。
经缜密侦查,警方发现该批网上出售的手表货源指向越秀区某批发市场附近的居民楼内,一个组装假冒名牌手表的团伙就此浮出水面。
在充分掌握该团伙的作案证据后,增城警方于近日展开收网行动,在越秀区捣毁2个制假窝点,抓获詹某等3名嫌疑人,并查获一批假冒名牌手表及带有名牌标识的手表配件3万余个,涉案金额近千万元。
据詹某供述,其从事手表买卖行业两年多,不仅学会了组装手表的技术,还认识不少手表零件供应商。而这些手表配件大批量购买的成本很低,组装一块带有名牌标识的手表成本仅需几十元。詹某因此想到,如果从事组装假冒名牌手表生意,肯定可以大赚一笔。
见有利可图,詹某还叫上两个表弟,3人结伙大批量组装“爆款名牌手表”。其3人内部分工明确,詹某负责买卖事宜,两个表弟负责对手表进行组装加工和成品包装。就这样,一箱箱“名牌手表”被生产出来。
目前,犯罪嫌疑人詹某、陈某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另一名未成年嫌疑人作教育释放处理。
■警方提醒
广大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商品,仔细查看是否带有“三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及质量保证书),并索要正规发票,切勿贪图便宜,以免上当受骗。同时提醒广大商家,假冒他人商标的“搭便车”行为不可取,切勿以身试法,应正确营商,积极维护良好的营商氛围。
公安机关将持续严厉打击各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市民如发现涉假侵权线索,请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南方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