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如注,豆大的雨点砸在水面溅起层层水花。一艘小小的冲锋舟载满了人,在浑浊的积水中沉甸甸地前行。突然,发动机“突突”几声后熄火,陈朝北和同事们或抄起木桨划水,或跳入齐胸深的水里使劲往前推,每挪动一米都格外吃力。
陈朝北是东莞市公安局常平分局巡警大队的民警。8月5日下午,红色暴雨预警下的常平镇被雨水强势“吞噬”,街道成河、低洼处积水成渊,“与时间赛跑,把人安全转移”成了所有警员心底最坚定的信念。
陈朝北带着4名机动队员,执行转移受困群众的任务。4个小时的逆水冲锋,洪水的阻力、体力的透支让他浑身酸痛,但看着舟上群众安稳的模样,一股欣慰涌上心头——再累,也值了。
积水中的紧急奔赴
当日下午,常平迎来强降雨,很快漫过低洼处。陈朝北在值班室备勤,检查救援装备,警务通突然急促响起:“张屋大街积水近1米,有人员困在工厂,情况危急!”
没有丝毫迟疑,陈朝北与机动队员抓起装备,驾驶冲锋舟赶赴现场,发现现场的情形比想象中更严峻——街道成了黄色“河道”,污水、油污混着雨水翻涌。
“分两组行动!”陈朝北当机立断。一组携冲锋舟、橡皮艇、绳索深入积水区,用背负、绳牵的方式救人;另一组设警戒带,疏导行人和车辆防次生灾害。本次行动共需转移30余人。
陈朝北乘坐冲锋舟,直奔紫荆花园附近的包装厂,有15名受困群众正等着救援。站在冲锋舟上,他用木桨试探水位,“两米深!”他心里一沉。暴雨抽在他的身上,衣服被湿透,更糟的是,冲锋舟发动机突然熄火了,“水质太浑,应该是油污堵了机器。”
此时离工厂约有300米。“划!推!”陈朝北和同事分工:控制行驶方向、反复启动发动机、用桨划、下水推。他眼里勾勒了越来越近的工厂轮廓,群众在焦急地守望着。
负重里的平安抵达
冲锋舟靠近包装厂门口,陈朝北和同事早已满头大汗,雨水混着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他清点人数后发现,加上5名警员,这小小的冲锋舟要载20人。
“分两次吧?”陈朝北心里在想,毕竟发动机时好时坏,全靠人力撑着。看着群众眼里的焦灼,他咬了咬牙:“一次走!”
群众踏上船,冲锋舟瞬间沉下去一截。陈朝北站在船头指挥方向,冲锋舟缓慢行驶。途经一处积水区时,几辆被泡得只剩车顶的汽车横在路中间,陈朝北指挥大家避开障碍,船身擦着车边缓缓驶过。
就这样,发动机响了又停,桨划了又歇,小小的冲锋舟在浑浊的积水中逆水而行,一点点靠近安全地带。两个小时后,当船终于靠岸,群众爆发出热烈的道谢声:“警察叔叔辛苦了!”“太感谢你们了!”
被暴雨浸泡了衣服,陈朝北心里却暖烘烘的。这个2001年加入警队、在常平公安巡警岗位干了20多年的老民警,参与很多次战斗,获得不少荣誉,经验丰富,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场景。
这场救援,是东莞警队的一个缩影。当暴雨倾盆、积水漫街,当群众受困、险情迭起,警员们始终是暴雨中最亮的“路标”、积水中最稳的“摆渡人”,指挥方向、守护平安。而那艘小小的冲锋舟,载起的不只是15名群众,更是风雨里的希望与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