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为一名刑事技术工作者,更能体会到劳模、劳动、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我们每一宗现场勘验都与案件能否侦破相关联,每一份检验鉴定都与案件的事实证据相联系,都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紧密相连,这更要求我们的工作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开拓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脚?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结束后,戴维列感慨地说。
戴维列。
近日,2020年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今年广东共有122人光荣入选,广州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所所长、警务技术一级主任戴维列等广东省公安系统4名个人荣膺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这是戴维列继2005年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后,再次当选全国先进工作者并参加表彰大会。
“重要的事就是学习,继续学习”
“这个工作我很喜欢,觉得很有挑战性。”今年55岁的戴维列从事刑侦工作已经30多年,是公安部评选的第一、第二届全国刑事技术特长专家。他最先检验出广东省第一枚摇头丸、参与侦破广东首宗体内藏毒贩毒案;参加并指挥侦查了2014年7月发生的海珠301路公共汽车爆炸案;负责侦查2015年番禺保姆系列杀人案、现场勘验2019年花都碎尸案……几十年来,广州上百宗重特大案件的勘验现场,都有他的身影。
戴维列与同事勘验。
今年疫情期间,他又奉命组建了涉疫情案事件现场勘查党员突击队,处置了多起涉疫情案件,还组织技术人员参与广州地区的涉疫诈骗案件侦破,运用技术手段为案件侦查提供重要证据。
“重要的事就是学习,继续学习。”虽然戴维列已经走上领导岗位多年,且年近六旬,但他从未放弃对业务技能的学习及训练。在他看来,目前科学技术发展较快,5G、VR、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会让未来社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案件发案来看,传统犯案越来越少,信息犯罪越来越多,从这个比例来说,我们如果不学习新知识,就无法满足侦查的要求,甚至难以适应社会。”
戴维列及同事。
对重特大案件现场,特别是有一定风险的案件现场,他总是前往现场指挥勘验,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带领刑事技术人员用检验鉴定技术侦破了一大批有社会影响的案件。
“戴所是我们刑事技术所最喜欢去现场的人。”这是戴维列的同事对他的评价。因为在戴维列看来,现场勘查是刑事侦查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现场勘查是一切侦查的开始,也是证据最重要的来源。”
“我们的工作必须零失误”
通过现场勘查和刑事技术手段去发现线索、侦破案件、提供证据,这是戴维列工作的主要内容。“每一宗案件都涉及到犯罪嫌疑人和事主的权益,任何失误,都会给他们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所以我们的工作必须是零失误。”他说。
此前,戴维列参与侦查了一起发生在广州花都区的命案。当时被害人的部分躯体在一个鱼塘中被发现,而这一抛尸地点,成为了破案的关键。
为找尸体,他们翻遍泥塘。
“尸体是全部在这里,还是一部分在这里,对我们判断嫌疑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起到了关键作用。”戴维列介绍,在抛尸现场,警方在抽干水的泥塘中一遍又一遍地搜寻着,却迟迟没有找到尸体其他部位。于是他也穿上水鞋,跳进了泥塘中,将水塘底部摸了个遍,他们确认泥塘中确实没有尸体其他部位。“于是我们在周边搜索,终于发现了线索。这样分散抛尸的操作,也证明了嫌疑人对当地的情况比较熟悉。”。依据这一线索,警方侦破方向更加明晰。
戴维列总结,侦查工作需要快速精准,速度越快,证据的损失越小,就能及时发现线索,抓到嫌疑人,避免案件的再次发生。
“做到极致,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的发生。”三十多年来,戴维列参与了2000多宗重大刑事案件,过万件物证及毒物检验工作,一直保持零失误、零差错。在他的带领下,广州市专业化现场勘查率从2016年初的15.3%提升到2019年100%.有力提升了刑事技术支撑侦查破案、服务诉讼的能力水平,在全省刑事技术三大会战中,广州均排名全省第一,总分排名全省第一。
戴维列在实验室工作。
另外,他还带领广州公安刑事技术所获得了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全国第一批4家DNA打拐实验室之一,仅2015年以来,就帮助40多名儿童找回亲生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