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午后,一起“特殊”的立案程序正在清城区法院进行。立案庭法官通过屏幕,连接的是2500公里外的吉隆坡,马来西亚籍当事人,正通过线上程序立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近日,清城区人民法院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为跨境当事人进行见证,完成立案程序,以一场5分钟的“云端立案”为当事人节省了时间、减免了公证费用。
跨境立案难当事人犯愁
过去,若在国内产生法律纠纷,但当事人身在境外无法回国,跨境立案所需的公证、认证、转递程序往往需要耗费4-5个月时间,疫情情况下往往更加不便。
2014年,马来西亚籍人士(原告),与三被告签订借款合同,在合同限期内,三被告至今没有按期偿还全部本金及利息,原告经多次催告无果后,向清城区法院提起诉讼。但由于原告身处境外,且受疫情影响,无法进行起诉材料面签。
“疫情影响下,我出入境很不方便”原告表示。他亟需追回这笔欠款来缓解经济压力,但若按照传统程序,耽搁的时间太长,“实在等不起”。
巧用小程序“云端”解民忧
清城区法院法官在了解上述基本案情后,建议原告进行“跨境网上立案”。对比以往流程,“跨境网上立案”无需原告从境外回来,办理公证、认证、转递等手续,不仅减少了来回折腾的时间和路费,还免减公证费。
“跨境网上立案”原告只需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申请人工见证他境外人员的身份,经法院审核无误后认证他是境外当事人的身份,然后由当事人委托内地律师或当事人自己在小程序申请立案,法官在小程序发起代理见证,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在小程序里见证他们的授权委托关系,完成立案程序。
当天,立案庭法官与原告及委托律师按约定时间,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一起上线进入认证端口。在法官见证下,原告及其委托律师确认委托关系,并通过以上流程,成功对这宗涉外案件进行了“跨境网上立案”。
“这项措施节约了时间,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感谢你们”立案后,清城区法院司法服务受到原告委托律师“点赞”。
“跨境网上立案”政策是一项便民利民措施,切实解决了群众的忧心事、烦心事,推进跨境网上立案工作的开展,突破了距离、时间的限制,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不仅帮当事人节省了时间,还提高了司法工作效率,是司法服务水平的又一次提升。
跨境网上立案流程:
跨境诉讼当事人进入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小程序;
进行实名认证、身份核验、提交立案申请;
法官进入微法院“代理见证”板块;
找到立案申请,发起视频代理见证;
立案审查人员进行信息审查;
对跨境诉讼当事人填写的立案信息、起诉状、身份证明、证据材料等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
(清城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