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分钟计到以秒计,从层级汇报到鼠标轻轻一点,东莞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通过深化省内跨区域协作机制,实现跨区域警务信息共享,以往跨区域警情联动层级多、流转慢、耗时长的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自2020年12月26日省内跨区域警情协作机制上线以来,目前东莞市公安局共受理或协同受理省内跨区域警情12759单。“跨区域警情信息传递至外地110完全可以实现‘秒转’,接处警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东莞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跨市警力高效联动、多警种协同作战、扁平化指挥调度、最大化路面布警,东莞市公安局110接处警全力追求“再快一秒”,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安民警时刻在身边,有效维护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多部门跨区域联合处置
“一辆号牌为粤××××××的货车冲破铁马、护栏逃离!”今年2月27日23时36分,东莞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大朗分局一则报告。
当时,正在东莞市公安局指挥大厅值守的调度专员王凯林迅速启动紧急警情处置机制,一方面指令民警通报交警支队和各分局对嫌疑车辆进行布控、截查;另一方面安排民警陈文坚对嫌疑车辆以及司机的活动轨迹进行视频追踪,并推送技术部门开展同步研判。
经初研,陈文坚判断嫌疑车辆可能会沿莞樟路往北逃窜,于是迅速通知有关分局进行重点拦截。
28日0时45分,在滚动排查视频卡口时,陈文坚发现嫌疑车辆进入广园快速路往广州方向逃窜,便迅速结合技术部门提供的相关信息,按照跨区域警情协作机制,将信息推送至广州市公安局,请求在相关区域对嫌疑车辆进行拦截。
28日凌晨3时30分,在多方努力下,广州警力在越秀区成功拦截嫌疑车辆,并控制涉事货车司机。其后,大朗分局对涉事车辆以及人员进行依法处置。通过指挥中心快速响应、扁平化指挥调度,多部门跨市联合处置,此潜在风险事件得到有效处置,未造成负面影响。
两地高效联动挽救生命
最大程度整合跨区域、跨部门的资源,构建高效的跨区域协作机制,畅通渠道,是东莞公安机关应对跨区域警情的“妙招”。
8月26日0时33分,东莞110接到广州市公安局110通报,有一名男子报警自称情绪不好,有轻生想法,现人在东莞。东莞110接警员李慧接到警情通报后,迅速向广州110问清该名报警男子的联系电话和所在位置(沙田镇某处海边)。与此同时,广州110建议三方通话,让报警人与东莞市公安局接警员连线,李慧果断接管并与报警男子连线。
经沟通了解,报警男子表示自己心情压抑,吃了大量药物,现在在海边。情况紧急,李慧一边快速记录关键信息,一边将警情流转至处警席和沙田分局处置。处警员接到警情后,立即通知沙田分局派员到报警定位周边寻找报警男子,同时层报值班专员。
获悉情况后,值班专员袁辉启动紧急警情处置机制,协调情报部门予以技术支持。因地址信息有限范围较广,警员无法第一时间找到报警人。有着丰富接警经验的李慧通过各种询问技巧,不断地引导和安抚报警男子,尽最大努力为查找工作争取时间。与此同时,情报部门高效运转,以最短的时间将排查结果推送至处警大厅。
1时15分,沙田警力根据排查结果在一桥边找到了报警男子,并成功将其劝回安全地带。在电话中听到民警到场的声音后,接警员李慧松了一口气,再三叮嘱报警男子珍惜生命,才安心放下电话。
跨市警情传递实现秒转
2017年以来,全省统筹推进接处警系统升级,逐步在省内各地推行跨区域警情协作机制,并率先在珠三角各城市中实行。在此基础上,东莞110进一步完善协作机制,与省内兄弟单位保持良好沟通,深化区域警务合作,优化联合打击举措。
自2020年12月26日跨区域警情协作机制上线以来,截至目前,东莞市公安局共跨区域协同外地市公安机关受理警情5593单,受理外地市跨区域警情7166单。该负责人介绍,启动跨区域警情协作机制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报警人在本地,但警情发生在外地;二是警情跨区域发生,需要多地警力联合处置。实行该机制后,省内跨区域接处警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以往接警员接到跨区域警情,首先需准备书面材料向省厅汇报,再由省厅转至警情所在地,或者由接警员拨打对方110说明警情,这样操作下来至少需要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该负责人表示,现在实行跨区域警情协作机制,省略了中间信息汇报、流转的环节,只需要在系统上选择警情发生地,简单输入大致信息,点击一下就可以跨区域发送给外地110,实现“秒转”,时效性大大增强。
接下来,东莞市公安局将继续积极主动作为,加强合作共建,进一步完善跨区域警情协作机制,不断深化多领域、多层次警务交流合作,切实推进区域协作联合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东莞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