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肇庆市广宁县法律援助处以“协同联动、相互授权、异地受理、共同确认”的方式,联合广西梧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建立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机制。广宁由此成为市内首个建立异地代收代办、跨省联办模式,通过异地授权和协作,实现法律援助“跨省通办”的地区。
当地实施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机制,旨在进一步发挥“法援惠民生”作用,解决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来回跑”等“最后一公里”难点堵点问题。
不久前,广宁县法律援助处接到邹女士的求助。她是广西梧州人,曾与广宁籍一冯姓男子建立恋爱关系,并于2019年非婚生育一子。邹女士曾在2022年5月以法定代理人的身份,为3岁儿子到梧州市法律援助中心求助,希望能为其追讨抚养费。梧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受理之后,指派援助律师为其向梧州市长洲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但一审二审均以“管辖权异议”裁定驳回。邹女士儿子曾因意外摔伤头部,经常会无意识晕倒,且求助时邹女士也怀孕了。
广宁县法律援助处考虑到,如果母子二人到广宁处理案件,可能会对身体产生影响,于是随即联系梧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共同启动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机制,通过电话、微信和发函方式将广东省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所需材料,发送至梧州市法律援助中心,并委托其代为办理案件受理手续。办妥相关手续后,广宁县法律援助处工作人员联同法援律师一同前往梧州市与邹女士会面,签署了相关法律文书。
这宗未成年人追讨抚养费案件的成功解决,打破了地域限制的法律援助申请,开启了“跨省通办”法律援助工作先河。广宁县法律援助处介绍,该宗法律援助申请,在事前两地法律援助机构充分沟通达成共识的情况下,通过属地、异地相互授权建立异地代收代办、跨省联办模式,完成收件预审、现场受理等环节。相关法律文书经邮件、邮递方式传递,实现异地办理事项“一次办好”。
跟以往的协助调查机制不同,不同省区间有不同的标准和处理方式,异地相互认可是最难达成的。“跨区法援机构间的‘授权’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两地在优化便民举措中共同传递法律温度,在提升办案效率上展示了援助速度,真正做到‘我为群众办实事’,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受到了群众认可。”广宁县法律援助处相关负责人说道。
近年来,除了开启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机制,广宁县法律援助处还采取多项措施保障群众合法权益。该法律援助处以创建肇庆市“青少年维权岗”为契机,推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对符合相关条件的未成年当事人免予经济困难审查;建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指派和办理全程化援助模式;启动群众申请法律援助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落实减证便民;与多部门达成共识,由申请人提交证明材料转变为由法律援助机构向相关部门进行调查核实,满足群众法律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