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未成年人,就是保护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一个放学的午后,阳光透过斑驳的枝叶洒落了一地,照在孩子们朝气洋溢的脸上,灿烂而温暖。这是江门恩平市人民法院(下称“恩平法院”)法官岑淑君上门回访的日子,熟悉的十字路口前,她在等待马上就要回家的孩子。
“淑君姐姐,感谢您没有放弃我,还帮我重新回到了学校,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小怡是岑淑君的家访对象,再一次见面,小怡与岑淑君说起了学校里的各种趣事,开朗活泼。但两个月前,小怡因为入学的事,差点走向另一条人生轨道。
在征得监护人的同意下,恩平法院法官岑淑君到小怡家中家访。
“问题少女”遭受身心巨创
2023年10月,时年12岁的小怡因与社会青年梁某发生口角,被梁某殴打至轻伤二级。这件事对小怡身心造成了创伤,她一度停学在家。
作为该案的承办法官,岑淑君关注被害人小怡的身心情况。从小怡与其家属的多次通话来看,她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好,为了了解孩子的实际需求,帮助她走出困境,今年8月,岑淑君在征得监护人的同意下,决定到小怡家中进行家访。
看到岑淑君一行人的到来,小怡明显有些不自在,即使答应与大家一起聊聊天,也是畏畏缩缩地坐在一旁默不作声,或者一问一答,低头玩手机。
“你们别见怪,事发后孩子变得内向敏感,不愿与人接触交流,父母又不在身边,我和老伴年纪大了,帮不上什么。”小怡的爷爷说。
小怡的父母长期居住在国外,生下小怡后就把孩子带回老家,平日里不管不顾。小怡以前总是跟社会青年混在一起,喜欢染发、抽烟、逃学,是人们眼中的“问题少女”。
考虑到小怡心理存在抑郁倾向,岑淑君主动引入心理辅导员救助机制,定期对小怡开展心理疏导,帮助她克服心理恐惧、释放负面情绪,鼓励她振作起来。
“法官姐姐,我想回去上学了,想转到附近的D中学,您可以帮帮我吗?”也许是想与过去彻底断绝,小怡主动与岑淑君谈起了内心的想法。
重新入学面临重重困难
由于小怡是外国籍,而且按照入学地段划分,她是无法到D中学上学的,如果无法在9月前解决这个问题,那她可能就无缘入学了。
得知情况后,岑淑君马上致电了D中学的负责人。校方出于对学生管理的全面考虑,并未立马答应她的请求,表示要再开会研究。然而,八月下旬已至,学校始终没有回音。
正当岑淑君焦头烂额之际,她接到了小怡爷爷的来电。
“岑法官,很感谢您这段时间的帮助,不过我和老伴觉得,既然学校都没答应收她,干脆不让她再读书了,反正她也不是读书的料子,早点出去打工或者嫁人了也好。”没等到他们想要的消息,老人家想放弃了。
“小怡爷爷,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小怡才13岁,她的路还很长,重回学校也是她主动提出的,她都没有放弃自己,你们就要放弃她吗?”除了是一名法官,岑淑君还是一名有着两个女儿的年轻母亲,小怡的经历深深地触动了她的内心。
岑淑君深知,一旦这个孩子错失了这次入学的机会,她的人生道路只会越走越窄,所以必须拉她一把。
“那就拜托您了……”电话那头沉默了半晌,爷爷松了口。
多方协调助力再返校园
眼看着就要开学了,如何帮助这个孩子?岑淑君想了很多办法。
一边,岑淑君向分管领导反映了实际困难,在其帮助下,她联系上了当地教育部门的业务负责人,并多次到D中学为小怡争取入学的机会,希望学校不要放弃小怡,让这个曾经的“问题少女”重拾信心,继续完成学业。
另一边,岑淑君经常利用下班和午休的时间打电话给小怡,对她进行心理疏导,并告知她入学一事的具体进度,为小怡的忐忑不安注入“强心剂”。
最终,在岑淑君不懈的努力推动下,今年9月2日,小怡以焕然一新的面貌步入了新的校门。
“看到曾经走过弯路的孩子一步步成为社会所接受的人,我深深感受到少审法官的价值所在。”岑淑君笑着,在写有小怡名字的工作记录旁打上了一个勾。
少年蕴含生机,青春缔造未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恩平法院将持续做好未成年人审判工作,在法理与情理之间架起一道平衡木,用公正严明的法律守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