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疏通关系,低分也能上本科?”近日,记者从广州法院系统采访获悉,在历年招生录取期间,总有一些不法分子打着各种幌子,进行招生诈骗活动。由于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一些骗子更采取建立QQ群等广撒网的方式,躲在虚拟网络世界,以伪造的证书证明等,诱骗一些相信“潜规则”的家长汇款。
广州中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在招生录取时均有诈骗案件发生,无论是小学学位、小升初还是高考招考,均有各色骗子利用个别招录信息不对称,以及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态,用各种手段迷惑欺诈考生和家长。法官提醒学生家长,招生录取工作均按照官方渠道获取的教育政策信息,合法做好入学准备。对声称有内部关系的个人应保持高度警惕,对声称能保送学校的社会教学机构也要注意防范。 南方日报记者 刘冠南 实习生 修珠珠 周畅 通讯员 穗法宣
骗局一▶▷冒充有熟人关系行骗
无业男子张某虚构其哥哥是某军区领导,其朋友在北京政府机关工作,在饭局上对受害人陈先生许诺,自己可以帮忙疏通关系,将陈先生的儿子以“领导批条子”的方式送进武汉一所本科院校就读。
陈先生的儿子高考失利,达到了大专录取线,他将信将疑,提出与张某的“哥哥”面谈。张某一口答应下来,说要请陈先生一家到武汉旅游顺便去学校考查,但是临行却突然告知张某,哥哥刚好受指派前来广州出差,可以抽空一见,于是陈先生夫妇二人在一家高档饭店招待了张某及其“哥哥”。
陈先生看到张某的“哥哥”一身大校军装,且举止谈吐很有威严,逐渐打消顾虑,对于对方所说认识各个层面的领导、能够用“内部指标”安排考生的说法信以为真。先后分3次给对方送钱,按照张某的要求总共给了对方35万元。然而张某收到最后一笔汇款后就故意拖延。陈先生经朋友提醒后试着调查对方,发现对方说谎,于是及时报警,警方将张某抓获。
法院审理认为,张某虚构事实,诈骗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张某供认称,其本人只是无业游民,其所谓在军队担任领导的哥哥李某是其“发小”,法院根据张某最终的退赃情况以及认罪态度,判决张某有期徒刑四年半(张某的同伙李某另案处理)。
省教育考试主管部门提醒:高校严格执行批次录取分数线和有关政策,不会录取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考生;没有人在高校招生中享有特权。
骗局二▶▷冒充高校招生人员行骗
女子方某某自称为某高校招生人员,诱骗低分考生的家长填报志愿。在取得家长信任之后,又强调录取的难度,并暗示自己可以疏通关系。方某某收取数名家长每人1000元至3000元不等,后被抓获。在法院审理之前,方某某退还了所有涉案款项,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
教育主管部门提醒:录取工作全部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按志愿和分数由计算机排序投档。其过程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信息,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影响。
同时,考生和家长要对所谓招生“中介机构”保持高度警惕,国家严禁高校委托招生中介代理招生,所有录取考生均须是经过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批准。
骗局三▶▷以特殊类型招生为幌子行骗
广州市海珠区法院有关人士介绍,近年在案件审理中发现,一些骗子利用特殊类型政策,声称可以搞到“自主招生”“体育特长生”“高水平艺术生”等特殊类型招生资格,然后拿假资格证书蒙骗考生和家长。
受害人沈某某、周某某夫妇因儿子高考成绩不理想,通过朋友介绍电话联系到北京的忻某某,表达了希望让儿子就读重点大学的愿望。其后,忻某某及其同伙邵某某与夫妇两人相见,并称收取10余万活动经费,可以帮助其子读正规重点大学,承诺办理不成将退款。
随后,沈某某、周某某夫妇不断按要求给对方汇款,邵某某和忻某某则不断谎称已经拿到中国政法大学就读的指标。
然而,多次收钱后,邵某某二人又编造中国政法大学本部暂停招录的故事,要受害人的儿子先到成教部就读,再通过内部关系将其转到中国政法大学本部就读正规本科,又以此理由收钱,共骗取被害人周某某现金人民币26万元。
其后,被告人邵某某伙同忻某某携款潜逃,受害人报警后,邵某某被抓获归案。法院审理认为邵某某是主犯,结合具体退赃情况,以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
教育主管部门提醒:具有特殊类型招生资格的高校均在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公布了招生章程,获得资格的考生均在该网站公示,未经公示的考生不具备录取资格。同时,如果有人自称掌握高校的“机动名额”、“内部指标”、“点招录取”等,通常都是诈骗钱财的招生骗子。教育部对高校招生计划的制定、公布和执行都有严格的规定,特别是“预留计划”的使用,高校必须按照“集体议事”、“公开透明”的原则,严格“预留计划”的使用程序、条件和责任。“预留计划”是用于平衡生源群体,不针对考生个人,没有所谓的“点招录取”。
骗局四▶▷假冒军校招生诈骗
广州市越秀区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有招生骗子冒充军队院校,持伪造的证书对考生和家长进行诈骗。据系,军队保卫部门与各地公安机关连续破获多起假冒军队院校和国防生招生诈骗案件。
教育主管部门提醒:军校招生没有计划外名额,军队和武警部队不允许任何个人私自携带招生公文,招生过程不存在向考生或家长展示公文这一环节。有关军队院校和国防生招生的详细信息,可通过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等查询。
如果有人自称是军校招生人员,专门招收地方委培生,无须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录取,可直接发本科录取通知书,并且声称交钱可办理军事院校的“地方委培生”或“自费生”录取,即可判断对方是骗子无疑。因为军事院校招生没有“地方委培生”或“自费生”之说。军事院校面向高考考生招生与普通高校招生一样,均纳入了国家统一的招生计划,实行严格的统一招生管理,所有被录取的考生均要达到规定的分数线,新生入学后还要经过严格的复查,复查合格后才能取得学籍、军籍。对于向考生及家长收取所谓的“培养管理费”或“服务费”,纯属招生诈骗行为。
骗局五▶▷利用QQ群广撒网诈骗
2014年7月,广州市民刘女士在网上为女儿查找招生信息时,看到有自称潘老师的男子通过互联网发布招生信息。对方自称是武汉某大学教师,可以想办法将刘女士的女儿录取为武汉大学统招生。潘某将刘女士拉进一个全国的QQ群,在群里面,不断有人声称获得了“潘老师”的帮助,加深了刘女士对潘某的信任。
从2014年7月至9月初,刘女士向对方汇款2万余元。11月,因有其他受害人到公安机关报案。警方将潘某抓获归案。经查,潘某自2014年7月,在QQ群发布招生信息,以需要交打点费、学杂费等名义多次骗取他人汇款十余万元。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