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江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降9.57%,涉案损失同比下降4.03%,侦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破案同比上升10.2%,抓获涉诈犯罪嫌疑人数同比上升10.7%,避免群众直接财产损失5000余万元,返还群众被骗资金200余万元……
2022年已过半,江门公安亮出上半年“成绩单”。今年上半年以来,江门市公安机关坚持问题导向,打防管控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多发高发态势,最大限度地避免人民群众财产损失,维护社会平安与和谐。
重拳出击
始终保持高压严打
近期,江门市公安局接事主苏某报案称,其被人通过虚拟平台投资的方式诈骗了170.4万元。
接报后,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专案警力开展侦查。经查,事主被骗资金分多次转入了多张银行卡。经进一步研判分析,办案民警梳理出一批为境外犯罪集团转账跑分的工具银行卡,并循线排摸出多名持卡人具有重大作案嫌疑。办案民警通过侦查掌握到涉案嫌疑人员的活动情况,经过连日踩点摸排和蹲守伏击,最终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缴获涉案手机、银行卡、POS机一批。
经审讯,嫌疑人对于今年7月以来出借名下银行卡用于转账跑分并从中非法获利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2022年上半年,江门公安毫不动摇地坚持依法严打方针,发起“诛雀”、“猎枭”、“双龙”等多个专项打击行动,对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出重拳、下重手、用重典,掀起打击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高潮,形成强大社会震慑。
江门公安先后抓获涉诈嫌疑人1047人,打掉收贩卡团伙48个,铲除窝点66个。成功发起“断包3号”集群打击,抓获利用数字人民币钱包涉诈洗钱嫌疑人89名,缴获涉案银行卡133张,数字人民币钱包ID共89个,止付资金800余万元。
“同时,我们打掉了首个以慈善基金会名义为涉诈资金洗钱的犯罪团伙,抓获嫌疑人10名,现场缴获涉案物品一批。”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涉“两卡”犯罪的规律特点,市公安机关集中开展“诛雀”、“猎枭”多个收网打击行动,惩戒涉两卡违法犯罪人员801人。
协调联动
筑牢反诈防线
“您好,这里是江门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刚刚有境外电话拨打您手机,那是诈骗电话,千万别相信……”近日,市反诈骗中心接收到一条高危预警线索,市民谭某疑似正遭遇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预警民警立即按照相关机制开展劝阻工作,同时将线索下发区反诈骗中心,并指令上门见面劝阻。劝阻民警在寻找对方的过程中多次致电谭某均无接听,随即对谭某的信息进一步研判分析,最终在银行发现谭某并及时进行劝阻,成功避免其被骗150万元,谭某最终认清到该骗局并对民警的劝阻表示衷心的感谢。
“有些受害人被电诈分子洗脑太深,电话联系不上,我们只能与骗子赛跑,尽快找到受害人,及时挽回损失。”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共处置各类预警劝阻线索176.26万条,上门见面劝阻、短信劝阻、AI语音劝阻分别为11.15万人次、176.26万人次、131.80万人次,有力带动电诈警情同比下降30.16%,避免群众直接经济损失约5000万元。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江门中心支行协调江门市银行向各银行高净值客户发送反诈提醒短信457.73万条。中国移动、电信、联通三大基础通讯运营商对全市用户免费开通反诈公益宣传彩铃,覆盖全市18-65岁所有移动通信用户。
“现在打开电视、手机,走在街上,随处可见反诈知识宣传,那些自称‘警察’的不明电话、冒充网购退款的客服消息,我和身边人都能轻松识破。”一位市民在接受反诈宣传时表示。
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江门市各地、市联席办成员单位通过组建反诈宣讲团,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反诈宣传活动;全市“国家反诈中心”官方政务号万人关注数为335.66,全省排第一;开展“七进”宣传活动。在人员密集的小区、商场等场所开展定点一对一传授识别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现场为群众解惑答疑;在全市持续掀起反诈宣传热潮。
齐抓共管
坚持源头治理
为从源头上减少辖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切实守护群众“钱袋子”,在强化宣传、防范的同时,江门公安不断优化机制、综合施策,不断增加打击、治理的针对性、有效性。
多方联动,聚力成拳。全面落实部门监管、行业主体责任,健全内部监测机制,严格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加强对易受骗群体、高发行业和重点区域的预警、保护,提升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工作效能,做到事前可预警,事中能止损,事后有打击,最大限度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聚焦源头治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涉诈重点人员管控“围城”专项行动,关停一大批涉诈手机设备与关联号码,全面提升打击治理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能力水平。(南方+、江门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