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会上演多个主题的普法节目。俞飚 摄
“看了晚会,我们认识到解决矛盾纠纷要靠法律,我们自己谈不拢,又不懂法,所以就来找村委会帮忙了。”近日,茂名高州新垌镇长流村村民老刘和阿春(均为化名)这两个“冤家”主动来到长流村司法惠民服务中心,申请村干部就双方长期存在的矛盾纠纷帮助处理。
原来,村民老刘、阿春是邻居,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双方宅基地的具体界至并不清晰。今年年初,阿春打算对自家的房屋进行修缮,在施工过程中,老刘认为阿春搭建的装修模具侵占了其宅基地范围,于是以各种方式阻碍阿春修缮房屋。阿春则认为,自己在自家宅基地上搭建模具,老刘根本无权干涉。双方就此互不相让、僵持不下,不时还发生口角之争,潜藏着随时升级为肢体冲突的风险。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今年的8月。8月23日晚,由茂名市委依法治市办、茂名市普法办、茂名市司法局联合高州市司法局、省法院驻高州市新垌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牵头举办的茂名“民生与法治”助力法治乡村建设法治文艺晚会在新垌镇举办,来自省、市、县、镇、村五级共9个单位的普法人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群众身边的故事,将法律知识融入法治文艺节目中,让广大群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法制教育。
老刘、阿春也到现场观看了这场普法晚会。当晚节目内容十分丰富,比如由高州市人民法院表演的小品《邻里之争》告诉观众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有纠纷要靠法律途径解决;新垌镇人民政府带来的小品《农房管控》向大家普及了农村自建房相关法律知识等。两名村民表示观看节目后深受启发,这才主动申请村干部对双方的纠纷加以调解,希望依靠法律妥善解决问题。
在省法院驻长流村第一书记刘海文的主持下,省法院选调生、长流村党总支书记助理小俞向两名村民普及相关法律知识,长流村委会治保委员朱小宁、后备干部邓桂平也加入调解队伍,为双方展示本村处理类似矛盾纠纷的惯例,并引导双方就自建房相隔的距离进行了协商,进而顺利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我知道了,回家我马上把模具往后挪到约定的位置。”“我保证再也不会阻挠阿春家修缮房屋,施工要用水用电的从我家拉!”阿春和老刘握手言和,签订协议,笑着离开了村委会。
“一场普法晚会,促成了矛盾调解。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到,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法律素养,引导人们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习惯,是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基础和前提。”刘海文表示,接下来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开展更多更丰富、更实用的普法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