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出台系列公安行政服务领域的便民利企新举措,以实招、硬招助力高质量发展大局。
为企业培训保安员
便利办、打包办、容缺办
以“便利办” 打通汽车消费堵点,创新置换车辆核查联动机制,联合商务、交通部门建立绿色通道,实现材料当天申请、当天反馈,审批时效提升30%;推动在73个镇(街)部署驾驶人体检自助终端,群众补换证时间从4小时压缩至20分钟;货车通行码推行智能核验,时限从72小时压缩至24小时办结。深化“打包办” 改革,整合市、县、所三级审批资源,对全市重点工程项目开工涉及的渣土运输、工程车辆通行、爆破作业或人员居住、背景审查等19类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实行综合受理,为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提供零距离、集成式服务。创新“容缺办” 机制,对大型活动提前20日介入指导,对年内同一场地相同内容的多场次活动,实行“一次许可、多次实施”审批模式,助力文旅消费升级。
“企业警长”上门服务企业
减免办、一次办、一站答
推行“减免办” 释放企业活力,旅馆业特种许可材料精简57%(由7项精简到4项),审批时限压减86%(由7天缩减到1天);对保安员聘用需求高的企业(单位)送教上门,助推企业培训成本下降15%。升级“一次办” 人才服务,整合科技、公安、人社等5部门职能,实现外籍人才工作许可、居留许可、社保卡申领、工作职称评定、社保缴费登记等业务“一窗通办”“一次办结”。实施企业外籍人才签证到期智能提醒,对临近期限的续签申请开通绿色通道,超期风险下降37.7%。构建“一站答” 警企联动体系,覆盖重点企业、在建重点项目,设立“企业警长”,设置实体化运作警务室;开发“侨乡警企通”网上涉企咨询服务平台,集成法律咨询、案件查询、流程指引等5大功能,依托大数据模型赋能法律解读、案例咨询、流程指引等高频事项在线问答服务,专业问题由民警在2个工作日内专业解答,确保警企联动24小时全天候、随时随地。
精准查、联合护
创新“精准查” 风险防控,多维度建立企业画像模型,为4.2万家企业提供实时预警服务,确保重点企业免受不法侵害。深化“联合护” 权益保障,联动知识产权局、版权局建设“知识产权云警务室”,主动为前沿科技和知名品牌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建立异地冻结衔接协作机制,督促纠正违规查扣冻行为,有力保护企业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