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了,人平安!”几天前,广州市天河区一处工业园外,民警快步上前,扶住已失联33小时的七旬老人,一场牵动多方力量的紧急搜寻,迎来了暖心结局。
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搜寻,是广东公安机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动缩影。“十四五”以来,广东公安始终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工作全过程,护民生、保稳定、促发展,用忠诚与担当,擦亮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底色,为南粤高质量发展铺就坚实的安全基座。

梅州民警深入村户走访了解辖区治安情况并向村民宣传相关政策。
护民生 保民安
筑牢平安防线,守护万家灯火
“警察同志,水快淹到二楼了!”今年8月4日,惠州惠东,暴雨如注。在黄排社区,面对齐胸的洪水,特警队员毫不犹豫跃入水中。他们以肩为梯,托举老人安全转移;以盆作舟,将啼哭的婴儿稳稳送至冲锋舟上。
风雨中的逆行,是广东公安守护平安的缩影。今年春季开学日,全省11万余人次警力准时上岗,守护学子平安返校;高考期间,护航举措再升级——26项服务措施、585个考点安保团队、15.3万人次警力投入,构建起护航高考的“铜墙铁壁”。
无论是抢险救灾的危急关头,还是护航成长的平静校园;无论是与诈骗分子争分夺秒的无形战场,还是街头巷尾的日常巡逻——广东公安始终将人民置于心中最高位置,用忠诚与担当,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平安防线。
“你遇到的是虚假投资诈骗!”10月28日中午,广州市越秀区一家金店内,陈女士购置了1.82公斤黄金,正准备按照“上家”指示前往约定地点交接。她并不知道,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已在警方系统中悄然启动。当天,广州市公安局接到省公安厅下发的线索后,市区两级反诈力量迅速联动,成功赶在交接前,揭穿了骗局,化解了群众财产损失风险。
如今的广东,通过大数据手段纵深应用,反诈预警更加精准,反诈防线不断前移,治理力量深入基层。
在广州荔湾,“大榕树下”的社区警校里,民警用接地气的粤语脱口秀拆解骗局;在深圳,“便民微信”警务工作法让1.6万余个警用企业微信账号成为群众的“警察好友”,群众遇到拿不准的事情,指尖轻触便能获得权威解答,让骗局无所遁形。
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涉诈类警情、案件数同比分别下降21.3%和34%,今年1至9月再降18.2%和9.2%。这背后,是广东公安在无形战场上筑起的坚实“防火墙”,用科技赋能、靠前守护,让平安更加可感可触。
保稳定 解民忧
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平安和谐
在广州黄埔,情绪激动的张女士因租房纠纷扬言轻生,鱼珠派出所社区民警曾志伟被点名到场,“我只相信他”。民警一边安抚张女士情绪,一边联系综治中心启动多元调解,最终促成和解。
源头治理,化解纷争,公安民警于基层一线构筑“连心桥”。
在梅州雁洋,派出所搭建起村民小组微信平台、村委微信平台、镇小程序服务平台三个警民联络“小平台”,将群众日常小事集中搬到网上解决;在广州华乐,“乐叔乐婶”互助服务队、外籍志愿者“乐华”服务队等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守护着社区的平安与和谐。
“原本只想办个居住证,没想到改变了我孩子的一生!”今年8月,揭阳一位母亲带着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孩子走进曲溪派出所。户籍民警邱纯湖敏锐捕捉到她眉宇间的愁容,一句“孩子或许能免费入读公办特教学校”的建议,点亮了这个家庭的希望。此后,邱纯湖主动化身“代办专员”,协调完成迁户、办证、申领补助,圆了孩子的上学梦。
民有所呼,警有所应。广东公安始终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在东莞,公安机关通过“莞e申报”系统、出租屋分级分类管理等创新举措,为超千万实有人口,特别是744.8万出租屋居住人口提供精准服务。
在深圳,一封反映南芳学校门口交通拥堵的求助信投到了广东公安“平安厅”信箱。深圳市公安局接诉即办,通过设置电动车停放点、划分学生等候区、家长等候区和行人通道等综合治理措施,不到一个月便打通了困扰师生家长多年的“堵点”。
从一纸户口到一张居住证,从化解心结到融入城市,广东公安用一项项务实举措,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民生关怀温润人心。
促发展 惠民生
优化政务服务,赋能高质量发展
“工程建设需要用到很多大型设备,运输牵扯到路线规划、沿途信号灯拆装、通行安全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每耽误一天,都是巨大的成本。”中海油惠州石化质量升级项目组工程建设部负责人张先生回忆说,“正当我们犯愁的时候,公安民警主动对接。”
针对石化产业园区企业反映的“物流运输难”问题,惠州市公安局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组建运输保障专班,优化危化品运输车辆“园区—高速”接驳路线,实施“一键启动、秒级响应”机制,通过精准调度和全程护航,累计完成重大设备运输保障800余次,实现“零延误、零事故”。
深化改革,便民利企,公安机关在创新中跑出“加速度”。
“十四五”期间,广东公安办理“全省通办、跨省通办”1260万人次,签发港澳台居住证35.2万张。争取公安部支持增加5个免签入境口岸,今年1至9月免签入境外国人同比上升92%。优化“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措施,港珠澳大桥单日通关屡创新高、达2.7万辆次。
护航经济,赋能发展,公安机关还在服务中展现“新作为”。
夜幕降临,惠州红桥夜市香气四溢,百余家餐饮摊档前人头攒动。而在一年前,这里还是一处“问题黑点”,流动摊贩堵塞交通,治安隐患风险显现。惠州公安牵头开展“夜市体检”,推动街道引入专业企业,将6500平方米自留地打造为规范疏导点,让近百个流动摊贩“安家落户”。
茶饮摊主吴勇廷感慨:“现在有了固定摊位,警察时刻巡逻,我们终于能安心做生意了!”从占道经营到规范有序,从管理难点到城市名片,惠州公安用“绣花功夫”守护了这份人间烟火气。
在全省各地,公安各尽所能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广州市公安局南沙区分局推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打造“码上企安”平台,企业诉求直达警种。梅州公安推动公章刻制与工商登记信息实时共享,企业完成注册后无需再跑公安备案,实现“一次采集、一网通办”。从护航“烟火气”到赋能“新质生产力”,广东公安以主动作为的姿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公安动能”。
一次次争分夺秒的紧急出警,一桩桩细致入微的矛盾化解,一项项落地生根的便民举措,共同铸就了南粤大地的平安基石,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高水平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