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坪地街道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这个平台的及时、积极介入,帮我们企业成功解决了问题。”8月,深圳龙岗区坪地街道商会(以下简称坪地街道商会)接连收到两面锦旗,感谢他们积极参与化解劳资纠纷,这两面锦旗,来自同一桩劳资纠纷案件中的“对立方”。在坪地街道商会的积极调解下,一桩涉及50余人的劳资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这是龙岗区在全市首创“商会+司法”民营经济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服务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推动大统战工作格局向基层社会治理延伸的一个缩影。
自2022年10月深圳首个指导商会调解的工作平台—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坪地街道商会调解指导中心揭牌以来,龙岗区探索将司法行政、审判资源导入商会,并在全区11个街道全面推广,形成商会调解指导中心全覆盖。
商会与法院的协调联动
为企业搭建高效快捷解决商事纠纷的平台
近年来随着民营企业数量增多,业务往来增多,商事领域矛盾纠纷也相应地有所增加。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呈现出种类繁多、案情复杂、专业性强、影响面大等特点,已成为诉讼增量的重要源头,占用了大量诉讼资源,耗费较高的社会成本、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为此,全国四部委印发《商会调解培育培优行动方案》,深圳市探索在基层商会建设“一站多元”调解平台,推动民营经济领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在此背景下,龙岗区闻令而动,发挥“统战+经济”优势作用,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区法院、区司法局协同推进,在全市首创“商会+司法”民营经济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出台商会调解培育培优行动方案,搭建高效解决商事纠纷平台,创新引入司法力量,充分发挥商会服务企业的先天优势,推动商会与法院协调联动,为企业搭建高效快捷解决商事纠纷的平台,降低企业处理矛盾纠纷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更好发挥商会在化解涉企纠纷、协同社会治理方面作用,助力提升优化营商环境。
下好“先手棋”
推动调解平台建设实现街道全覆盖
为解决传统调解组织各自独立、不成体系的问题,龙岗区探索在“统战+经济”框架中导入司法审判资源,构建覆盖全域的商会调解组织网络,全面拓宽商会调解服务半径。
在早期成立龙岗区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基础上,龙岗区工商联发动11个街道、12个行业商协会成立调解组织,搭建“1+11+12”商会调解工作平台。随后,导入司法力量,龙岗区法院在11个街道、4个行业商协会挂牌成立“商会调解指导中心”,为商会开展调解指导、业务培训、司法确认、诉调对接等服务,有效提高商会调解公信力、权威性和成功率。其中,龙岗街道商会借助自有物业将调委会、街道法庭、街道司法所集中在一起办公,进一步提升调解便利度和工作效率。
商会作为由企业家组成的社会组织,具有与企业家联系密切、沟通便利、情感链接等优势,通过设立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打造商事领域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参与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我们商会现在对会员企业的服务更加多元化,因为比较了解企业,可以提前介入和化解矛盾纠纷,减少诉讼和信访。”布吉街道商会秘书长蔡艳莲表示。
以选准试点造样板的方式开启商会调解新模式。龙岗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区法院、区司法局先行先试,选取基础条件较为成熟的坪地街道商会为试点,由区法院与坪地街道商会率先签订《民营经济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合作框架协议》,成立龙岗法院坪地街道商会调解指导中心,将司法审判资源导入商会,并逐步打造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模范样板。由示范带动全面铺开,从而不断总结完善商会调解工作流程和工作模式,迅速在全区各街道推广。
打好“组合拳”
促进“商会+司法”资源互通共享多元化解
龙岗区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商会与法院的直联通道,通过“分拨对接”“在线联调”“司法保障”三大机制,充分发挥商会在统战工作中“聚资源、交朋友”的作用以及司法机关的“专业性、权威性”,从“情理法”三方面入手组合发力,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纠纷。
其中,“分拨对接”机制是调解机制中的第一步。龙岗区工商联与龙岗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深入研究案件分拨运行机制,通过区法院调解系统“融平台”,给11个街道商会调解员注册账号,由立案庭分拨辖区内纠纷案件给各街道商会,发挥商会与企业联系紧密,情感亲近的优势,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商会调解纠纷。
各街道商会收到分拨案件后,“在线联调”机制就开始发挥作用。利用龙岗区法院搭建的“远程视频系统”,与各街道法庭携手“在线沟通协调”“在线调解纠纷”,实时处理问题,提高调解工作效率,提升调解成功率。
“司法保障”机制的建立是确保商会调委会督促当事人即时履行。经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龙岗区法院及时进行线上或线下司法确认审查,确认调解协议法律效力,对调解不成的纠纷,依法导入诉讼程序,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练好“基本功”
提升“商会+司法”调解工作能力水平
今年以来,结合“政企直联”,龙岗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多次走访调研会员企业,及时发现、主动介入企业间商事纠纷,将企业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筑牢“第一道防线”。同时,积极帮助企业增强法律意识,联合区法院、区司法局等开展劳动纠纷、知识产权、涉外法律等普法宣传培训14场次,惠及企业1000余家。
为培育壮大调解员队伍,龙岗区发挥统一战线人才荟萃、联系广泛优势,邀请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商会法律顾问、反诈骗代言人以及调解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及商会工作人员作为兼职调解员,目前各街道商会已有兼职调解员56名。
“我们街道组建了‘商会秘书处+企业代表+法律工作者+园区管理者’的7人调解员队伍,吸纳有行业专长、有影响力、热心调解工作的商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代表、法律工作者及行业专家担任专职或兼职调解员,可以发挥调解员擅长领域和专业特长,为企业提供专业调解和法律指导、咨询服务。”龙岗街道商会调解委员会副主任吴飞翔表示。
此外,龙岗区法院在每个调解指导中心都配备有指导法官,为各街道商会提供专业的调解指导、司法确认、诉调对接等服务;同时,组建了调解培训导师团队,不定期通过专题授课、座谈研讨、观摩庭审、法律讲座等方式对兼职调解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调解员职业修养、法律素养、专业知识和调解技巧。
据了解,今年以来,龙岗区街道商会、行业商协会调解委员会共成功化解涉企矛盾纠纷案件164宗,涉及金额1246万元。
可以说,龙岗区有效整合多方力量,架起了“商会+司法”调解助企惠企的连心桥。“商会+司法”调解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商会熟悉企业、情感亲近优势,为企业提供了矛盾纠纷化解快车道,提高会员企业获得感,进一步增强了商会工作黏性,让会员企业遇到困难问题时第一时间找商会“娘家人”,将商会调解逐步建设成为化解民营经济领域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沿阵地,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