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交通事故受伤害的高风险年龄段,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预防交通事故的重要手段,如何让青少年听得懂、记得住、做得到,是交管部门宣教工作的重点、难点。
珠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通过多年实践,从宣教的覆盖面、精准度、有效率、扫盲区等多方面入手,探索出“三点一面”工作法,即通过新媒体微矩阵广泛宣传、进校园精准宣讲、举办校园主题活动提高宣讲效率、与老年人面对面宣讲。通过“三点一面”工作法,珠海交管部门建成了立体化、多层次、全覆盖的学生交通安全宣教体系,近年来,珠海市涉及学生的交通事故呈逐年下降趋势。
珠海交警进校园为学生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新媒体微矩阵扩大宣教覆盖面
2014年以来,珠海交警支队陆续开通交警微信、微博、头条号、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组建了新媒体编辑部,打造以微信公众号为核心,微博、头条号、视频号为辅翼的微矩阵,定期推送有关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扩大了针对学生宣教覆盖面。
珠海交警新媒体编辑部对各类交通安全知识进行精采精编,确保高质量网络内容推送,并以校园、学生、家长为题材,拍摄制作了系列微电影、情景剧、快板、口播视频,如微电影《陌生来电》,情景剧《护学我在岗》,对口快板《少年儿童保安全》《一老一小保安全》,科普视频《珍爱生命,警惕大车盲区》等,在校园群、家长群和朋友圈中广泛转发,有效普及了学生、家长应知应会的交通安全知识。
校园宣讲提升宣教精准度
在覆盖面的问题解决后,针对特定人群,珠海交警支队制定特定内容进行精准传播。
精准宣讲模式在珠海中小学校广泛开展,传播对象为学校师生,也包含校车驾驶人。精准宣讲的最大特点是宣讲内容精细化,“一校一课件”,由辖区交警大队民警量身定做宣教方案,课件精确到学校周边有哪些施工工地、大车从什么方向出来、学生回家会经过哪些路口、要注意哪些问题等等。
在事故案例的选择上,民警采取通过身边人、身边事的事故教训,以案说法,确保宣讲入脑入心。宣讲过程中,还会安排有奖问答等环节,增强宣讲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珠海交警进校园开展宣讲
举办主题活动提升宣教效率
近年来,珠海交管部门联合教育部门,在校园内广泛开展交通安全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绘画比赛等,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交通安全实践中来,不断加深青少年学生对交通安全的理解,帮助他们完成从接受宣教到行为转变的升级。
目前,珠海市已形成较为健全的校园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机制,有针对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主题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有针对大学生的交通安全短视频征集活动,各学校都配有指导教师,赛事风格也逐步成型,所有演讲、绘画、视频征集等比赛内容均立足本地案例,从真实故事中汲取艺术力量,传递给更多的交通参与者,规范他们的交通行为。
随着校园交通安全赛事活动的不断深入,学生参与度越来越高。珠海交管部门适时发挥“小手拉大手”作用,鼓励青少年学生劝导家长自觉遵法守规,摒弃交通陋习,文明参与交通,使校园交通安全宣教的效能不断外溢。
珠海交警进校园举办交通安全主题知识竞赛
面对面扫除交通安全宣教盲区
在青少年学生的交通安全实践中,老人是不可忽视的群体。和许多城市一样,珠海的相当部分中小学校学生、幼儿园小朋友是由老人接送的。老人的交通安全意识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交通安全系数。许多老人不愿意改变固有的交通陋习,也因此成为交通安全宣教工作的一大盲区。
《羊城晚报》2023年10月24日T2版报道
为此,珠海交管部门开展了面对面行动,抓住一切机会创造老年课堂。他们协调部分社区的周末老年课堂增加交通安全宣讲内容;协调学校通过校讯通发布讯息,建议接孩子的老年人提前半小时到达,在等候过程中,交警不失时机地开展交通安全宣讲;珠海大部分社区都有长者饭堂,珠海交警在这些长者饭堂设立宣讲课堂,老人边吃午饭边听课成为常态。通过以上多种灵活设置课堂的方式,珠海交管部门扫除了交通安全传播盲区,为青少年学生的平安上学路再上一道“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