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湛江吴川,有一群人始终默默守护着人民群众,那便是人民警察。他们或是坚守基层派出所,立志做好群众工作;或是积极打击犯罪,奔走于各地只为侦破积案;或是投身乡村小学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守护交通安全;或是坚持下乡走访,化解群众之间的纠纷。
1月10日是中国人民警察节,本期《南方日报·吴川视窗》聚焦吴川警察代表,了解他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致敬这些可爱可亲可敬的人。
吴川市公安局解放派出所所长文钧:
扎根基层27载 做群众的“贴心人”
“我于1997年2月参加公安工作。读高中时,每次看到警察都觉得很有安全感,到高考就报考了警校,立志要做一名为人民服务的警察。”文钧是吴川市公安局解放派出所所长,他从警已有27年。
文钧给群众开展防诈骗宣传。受访者供图
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人找到了,安全,放心吧,没事!”听到肯定的答复后,陈先生终于放下心来。看到刚找回的弟弟陈某军安然无恙,他不禁喜极而泣。
2023年12月15日10时15分,吴川市公安局解放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110转警,报警人陈先生称其弟弟陈某军于当日凌晨离家后,一直没有回来。
“陈某军有晨跑的习惯,当天,他单位反馈他没有去上班,家属发现他没带手机,联系不上,随后陈某军的哥哥便报了警。接报后,我便带着民警出警赶到他家中。”文钧回忆道,民警以陈某军家为核心,沿途查看辖区的视频监控,最终在吴川市鉴江边找到陈某军的行踪。但由于监控存在死角,视频中看见其翻过江边的栏杆后,便无法继续追寻。
文钧将相关情况逐级上报,湛江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安排警犬联合吴川市公安局相关专业警种支援开展搜寻工作。“当时天气很冷,我们一边联系水上救援单位在江面搜寻,一边组织警力在岸边开展搜寻。经过36小时的持续搜寻,最终在一个距离监控死角1000米远的荒废工地找到了迷失人员陈某军。”
据文钧了解,陈某军家庭生活条件一般,家中还有卧病在床的母亲,如果他出事,对家庭是个很大的打击。“民生无小事,群众的事就是我的事。作为人民警察,自然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文钧坚定地说。
一直以来,文钧坚持务实为民的工作思路,把群众的小事、小案当成自己的事,全力做好服务人民的各项工作。
化解矛盾做好群众工作
“做好派出所工作的基础就是做好群众工作。”文钧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从警27年,文钧始终扎根基层派出所,他有一小半的时间是在与群众的相处中度过的。每到一个辖区,他都第一时间走访辖区群众,深入了解群众在生活中有什么困难,对辖区社会治安有什么看法,对公安工作有什么建议,并主动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化解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2021年至2022年,他平均每年化解各类群众矛盾600余起,为群众解决户口问题、法律咨询问题1000余次,是群众的“贴心人”。
此外,文钧还全力以赴做好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等工作。
2023年7月,文钧调任解放派出所担任所长。该派出所的辖区为吴川市中心城区,辖区人口密集、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较多,娱乐场所、宾馆旅业、网红打卡点等重点场所聚集,社会治安形势较为复杂。
到任后,文钧第一时间深入辖区走访群众,了解社情。通过走访得知,辖区存在较多邻里矛盾、家庭纠纷等情况,于是,他立即组织解放派出所的社区民警全面梳理近2年内因矛盾纠纷引发的警情和案件,加强案件调解工作,4个月内,全所共计成功调解故意伤害、殴打他人案件25宗,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36起,辖区因邻里矛盾、家庭纠纷引发的警情大幅下降。
“从警27年,我一直都以‘急群众之所急’为工作宗旨,如果遇到土地纠纷、邻里纠纷等问题,都会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与村(居)委会沟通,深入了解群众情况以促纠纷顺利化解。”文钧说。
吴川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教导员骆华锋:
奔走多地侦破积案 打击犯罪还社会安定
“我是读警校出身的,职责的使命感让我以‘打击犯罪,还社会一个安定’为己任。”骆华锋是吴川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教导员,他从警已有21年。
骆华锋带新警参观了解党史。受访者供图
多方走访侦破24年积案
“2023年4月,我们侦破了一起24年前的积案。”骆华锋回忆道,1999年,在吴川市某街道,有名广西籍务工人员被人怀疑盗窃而被打死,由于当时的资料不全,加上技术手段不够先进,导致被害人和嫌疑人的身份难以确定而一直无法破案。
“该案由于案发时条件受限没有破案,但我们一直没有放弃,2023年初,我发现了一条重要线索——根据一名证人证词所提到的嫌疑人家乡和绰号查到嫌疑人身份。”骆华锋说,由于嫌疑人身份与务工人员的名单不匹配,他便多次带队到广西当地的村庄逐个进行走访排查,并根据年龄范围以及到广东打过工等条件,逐渐缩小范围并确认嫌疑人。后来,他还带领专案组实施抓捕,成功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经过审讯摆证据、摆事实,3名犯罪嫌疑人均承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较之从前,如今有了更先进的通信手段,寻人也变得更加方便,效率和效果有了明显的改进,为侦破案件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性。”骆华锋说。
近年来,骆华锋利用自身专业特长,大胆运用新科技手段,创新破案方式方法,先后参与侦破刑事案件260多宗,参与抓获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300多名,为推动案件高质量侦破作出了突出贡献。
做好“传帮带”用心育警苗
2023年2月,湛江市公安局在全市公安机关开展“传薪火·育警苗”结对培养活动,遴选近年来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的功模民警结对2022年接收的新警进行培养,对新警给予工作、业务、生活上的指导,让他们更快融入公安工作。骆华锋便是功模民警中的一员。
“刚入警时,我是一名巡警,主要负责巡逻工作,当时的工作很单调,每天不停地上街巡逻。虽然只是一名巡警,但我也参与处置过很多紧急事件……”在湛江警校开展新警培训时,骆华锋向新警分享自己的经验,以案件为例,将抓捕、审讯、情报研判等各方面的业务知识一一传授给他们。
“一直以来,我们警界都有‘传帮带’的传统,一代代地将好的作风和优良传统传承下去,如我师傅严谨的工作态度就对我影响很大。此外,有些案件在当时受技术等方面的影响无法侦破,老警察们便会传给下一代的新警察,直到案件被解决。”骆华锋提到,“传帮带”还有一个作用便是把前人的经验传授给后人,让新民警少走弯路。
骆华锋表示,刚入警时,老民警把好的经验和做法传给他,如今由他把经验传授给新民警,感觉有种使命在身上,很光荣,也感受到警界的生生不息。“当警察虽然很辛苦也很危险,但久而久之就会觉得,这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业,需要也值得长长久久地做下去。”
吴川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塘㙍中队民警黄柱:
宣传交通安全知识 奔波在交通一线
“毕业后没想太多便加入了警察行业,经过了解和锻炼,我越来越热爱这个职业,加上我本科学的是法律专业,在工作中还可以学以致用。”黄柱是吴川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塘㙍中队的一名民警,他从警已有13年。
黄柱正在给学生们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受访者供图
深入辖区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交通安全人人有责,我们要从小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因为交通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每个人都是交通参与者,所以,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2023年9月1日,在各中小学迎来新学期之际,黄柱带着精心制作的交通安全知识多媒体课件走进辖区的塘莲小学,开展“开学第一课”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据了解,塘莲小学是塘㙍镇较边远的一间乡村小学,大部分学生为留守儿童,几乎都由祖辈监护,而老人自身的交通安全知识较为匮乏,导致孩子所了解的交通安全知识也相对较少。“新学期来临之际,农村的车流量大大提升,这时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上一堂交通安全课,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黄柱说。
黄柱提到,针对学生群体的特点,他设置了一些生动有趣的动画宣传片,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了解。同时,宣传的交通知识也更加贴近学生日常,如骑自行车要靠边行、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日常中不要在道路上打闹、坐摩托车要戴头盔、坐小汽车要戴安全带等。
“在交通安全宣传的各项工作中,我感觉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通过从娃娃抓起,并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有助于带动身边的人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摒弃交通陋习,共同营造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黄柱表示,接下来,他会继续关注偏远的乡村小学,让交通安全宣传知识普及到各个乡村小学,深入每个学生心中。
兢兢业业做好交通管理工作
“台风即将来临,大家注意关门避险。”“台风快来了,村民注意做好台风防御工作。”2023年7月,在台风来临前夕,黄柱与同事一同上街巡逻,呼吁商铺关门避险,并到辖区乡村通过大喇叭通知村民做好台风防御工作。
“除了台风前要及时叮嘱群众做好防风工作,有时候如果遇到群众求助,我们也会快速出警。”黄柱说。
2021年5月,吴川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塘㙍中队接到警情:湛江吴川机场路段有辆小汽车陷于水沟里,驾驶员被困车内。
“到达附近路段后,发现路面水位过高,车辆无法进去,大家便冒雨从附近的农村小路步行去寻找被困车辆。由于地处偏僻,路况较差,几经周折才在一片泥潭中找到被困车辆。当时风大雨大,淤泥深深吸附着车辆轮胎与底盘,车辆完全无法动弹。”黄柱回忆,为加快救援进度,他与救援人员一同冒雨清淤,挖开轮胎两侧的淤泥,消除泥浆对轮胎的附着力以便将车辆转移到安全地方。
此外,湛江吴川机场坐落在黄柱所在中队的辖区,自机场运营以来,他不断加强机场周边路面的巡逻管控,坚持提前上岗、未堵先疏,在值班期间,从未因车流量、人流量激增而发生道路交通堵塞现象。
一直以来,黄柱都积极参与交通管理工作,或是参与交通救援,或是开展摩电违法整治,或是排查道路安全隐患,或是打击酒驾醉驾,或是打击违法载人等,时刻奔波在交通一线。
吴川市公安局吴阳派出所民警陈稳:
走访社区知民情 因势利导解纠纷
“我于2015年入伍,2018年底部队转隶,吴阳边防派出所转为吴川市公安局吴阳派出所。本着对公安工作的热爱和对公安业务的熟悉,2019年1月我加入公安队伍。”陈稳是吴川市公安局吴阳派出所的一名民警,负责接处警、刑事治安案件办理工作,他从警已有5年。
陈稳向群众宣传反诈骗知识。受访者供图
参与处理各类警情800余起
回忆起自己第一次办理的刑事案件,陈稳还记忆犹新——那是一个诈骗案件,4名嫌疑人租赁了一间房子,通过骗婚的手段进行作案。
“2021年1月,接到来自江苏警方的防诈骗线索,我们根据线索分析研判,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所在区域。”陈稳回忆,由于不了解嫌疑人的人数、长相、年龄、姓名等信息,无法确保准确性。
面对该情况,陈稳与同事抽丝剥茧,于线索中得知嫌疑人在某小卖部出现过,遂马上前往该小卖部,查询监控确认嫌疑人长相,并马上上门进行抓捕。“因为第一次办理刑事案件,很多流程和环节都不太熟悉,当时还向前辈请教了很多内容,回过头想,其实过程还有很多不足,不过幸好抓捕时证据足够,现场缴获了很多物证,给案件的审讯带来较大帮助。”
陈稳表示,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与被害人的联系是一大难题。“当时电信网络诈骗是高发期,而被害人是外省的,我们与其联系时,他们戒心较重,不愿意相信我们,很多线索和情况都难以了解,后来还是联系当地的辖区派出所帮忙沟通做了笔录,由此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开展群众工作,学习如何借助他方力量推进工作开展。”
据统计,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陈稳处理各类警情800余起,主办、协办各类案件200余宗。
每周走访了解社情民意
“最近村里有没有发生什么纠纷?有没有不见东西?”日常工作中,陈稳主要分管吴阳镇那郭垌村,每周他都坚持到村委会走访了解治安动态,积极参与化解群众之间存在的纠纷。
“有一起伤害类案件,双方当事人几十年前便互有矛盾。有天上午,双方互相争吵了几句,嫌疑人便用木板将受害人打伤流血,受害人完成包扎后便马上报案。当时由于双方矛盾较为严重难以沟通,村干部调解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加上嫌疑人表示需要照顾住院的家属没时间,导致案件迟迟没有进展。”陈稳回忆道。
面对该情况,陈稳深入双方所在村委会与当地村民了解,决定从双方子女入手,联系双方子女介入调解。最终,在子女的劝说下,当事人双方顺利调和,矛盾得以化解。
“在基层农村,土地纠纷的问题是最多的。”陈稳介绍,在农村,村民或是因为土地权属不明确而产生纠纷,或是兄弟间对家中土地划分不满而产生纠纷,面对不同的情况,陈稳也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如果是土地权属不明确,这类多属于历史遗留问题,要么村民之间协商一致,要么联系镇政府的国土所明确土地划分,待村民协商好并签订协议便可;若是兄弟间对家中土地划分不满,则联合村干部了解当事人的家庭情况,尽量让双方权益达到平衡。”陈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