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启动!格林花园复工复建!”3月15日上午,中山市黄圃镇格林尚坊花园举行复工复建仪式。在礼炮声和群众的欢呼声中,停滞十年之久的烂尾楼盘格林尚坊花园重获新生。
业主代表伍某欣在面对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表示:“我们一直在期盼这一天!买房时我的孩子才十个月大,如今已和我一般高,期待我们能尽早搬进自己的家园。”另一位业主杨某之表示:“我一直坚信政府会解决这一问题,如今终于迎来了曙光。多年来的担忧与忐忑终于解脱了!”现场群众纷纷为黄圃镇敢担当、做实事、有成效的工作点赞。
格林花园复工是黄圃镇“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成效的成功案例之一。成绩背后,是黄圃镇为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构建基层善治格局作出的不懈努力。
近年来,黄圃镇积极将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与“百千万工程”相融合,秉承“如我在诉,如我在访”的深切情怀与责任担当,通过建设一个中心、一套机制、一张网络,不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能力,确保每一次信访接待都能得到妥善处理,为群众创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抓问题先抓重点、强运行先强中枢。“大脑”运转的效率决定了“身体”执行的水平,体现在“1+6+N”工作体系建设中,则在于综治中心建设水平。
黄圃镇全面推动镇村综治中心提质升级工程。一方面,做实综治中心运行“机构化”,由镇党委“一把手”担任领头人,明确中心职能、岗位职责等,加强对基层综治中心建设的统筹、指导、支持和考核。另一方面,做实综治中心运行“规范化”,对信息对接、分流交办、吹哨报到、工作例会、监测预警、上下联动和评价监督等工作机制进行全面梳理及完善,明确综治中心与信访超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一体化运作,以常驻、轮驻、随叫随驻等形式,推动多部门、多主体“联合接访、联合调处、联合帮扶”,按照“一平台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的标准,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便能解决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化解和防范基层社会的各类风险源头。
今年年初,黄圃镇综治中心接到员工孙某与其雇主企业的人身损害纠纷案,案件久拖未决,造成一定影响。综治中心迅速开展调查,应用“三源共治”矛盾纠纷调处机制,邀请黄圃法庭法官、派出所民警分工合作、参与调解。法官以案释法、宣传政策,向当事人家属和电器公司阐明法律依据;调解员适时采取“面对面”和“背靠背”的调解方式,积极疏导,耐心细说。最终,通过综治中心牵头,这一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终于得到化解。
黄圃镇突出综治中心纵横贯通的“治理中枢”作用,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和水平。2024年1-4月,镇综治中心共接待群众206批326人次,办结信访案件63宗,按期办结率达100%。
党建引领、机制破题,黄圃镇通过优化组织、重心下沉、整合资源,延伸社区治理链条等,将党建触角有效延伸至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搭建民主协商平台、畅通议事渠道。
注重深入基层,建立信访工作责任制、信访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包案、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等制度,确保党政领导每周深入基层,认真倾听群众心声,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以“当即就看”“马上就办”的工作模式,现场集中进行“会诊”,确保问题在一线被发现、矛盾在一线被化解、工作在一线得到落实,不断提升信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024年1—4月,全镇两级领导干部共接访下访群众68批100人次,解决了乱停霸占车位、劳动工伤、整治人居环境、宅基地纠纷等问题共62宗,以实际行动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
如何有效下沉服务基层群众?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我们建立了摸排寻访制度,基本可以做到每日一次摸排调查、每周一次基本巡查、每月一次大走访大排查,充分摸清矛盾纠纷的底数,实现预防与化解纠纷的有机结合。”
黄圃镇大雁村曾发生一起村民私占鱼塘且拒不配合经济土地调整的案件,影响期超过10年,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严重侵害了其他村民利益。镇综治中心组织相关部门和法律顾问介入处理,在调查过程中,多次入村、驻村办案,深入了解事件来龙去脉并充分听取村民意见诉求,终于在两周内顺利解决积案,推进土地调整工作开展。
同时,镇综治中心以此案为契机,进一步推进“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制度,推动矛盾纠纷前置防范、前瞻治理、前端化解。
黄圃镇积极探索实施“访调对接解民忧”的新型矛盾调解模式,将人民调解与信访化解紧密结合,以更加柔和、人性化的方式有效化解各类信访问题。针对征地提留地办证、办理土地使用证、违章建筑、占地补偿、家事纷争等各类问题,坚持就地调处原则,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充分体现“法治+自治”基层治理路径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的成效。
基层社会治理的生机活力源于广大人民群众。黄圃镇致力于创新实践,积极动员、组织并依靠群众,激发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中的“N”潜力,汇聚治理合力。
“要群策群力,就必须有一个平台,既可以让群众提诉求,也可以让专家回应诉求,粤平安正好符合我们的期待”,黄圃镇综治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黄圃镇充分发挥“粤平安”综合治理网格员的主力军作用,积极组织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村居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法律援助以及行业调解组织等平安法治专业力量下沉至村(社区)网格,激发党员群众自发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
同时,为确保调解工作专业性和权威性,黄圃镇积极吸纳职能部门业务骨干、权威学者、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调解能手等专业人士,共同构建调解员专家库,参与信访问题的化解工作。广泛引导“五好老人”、党代表、人大代表、社会工作者、法律明白人、乡贤能人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矛盾纠纷调解,成功打通信访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之间的联动渠道,形成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调解合力。
2024年1—4月,黄圃镇共成功调解矛盾纠纷67宗,调解率达100%,涉及金额达173.98万元。充分展示了基层社会治理“N”力量的巨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