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完了”潮州茶商陈某看着他储存于地下室里一袋袋被水浸泡的茶叶,心如刀割,“我这一年白干了啊!”
千斤茶叶付东水,一年心血打水漂
2023年3月摘茶季一过,陈某就乐开了花,这几年凤凰单丛茶逐渐打开市场,生意不似前几年那么淡薄,今年的订单从年初就源源不断。陈某心里盘算着卖掉这批茶叶后,茶农尾款有了指望,到时候就对茶厂扩大经营规模。
谁知,4月一场大水冲掉了陈某的心血。原来,陈某所在小区的物业公司对生活水池进行日常维护清洗,在清洗完毕排水时,大量水返涌至车库地下室,导致陈某的茶叶受浸损坏。
潮州市潮安区司法局凤凰司法所调解员接到通知后急吼吼赶到时,现场一片狼藉,一袋袋的茶叶泡在污水里东倒西歪、损失十分严重,陈某因一年心血付之东水,情绪十分激动,“这茶被水这么一浸,可都卖不出去了啊,不仅无法支付茶农尾款,多个订单还面临可能违约,客户肯定流失不少。”因此嚷嚷着让物业公司赔偿全部损失。
调解员运用潮州市“茶文化六步调解法”,在“识茶”甄别矛盾、“醒茶”追根溯源后,迅速理清调解思路,一面安抚业主的情绪,一面会同业主和物业就受浸茶叶的数量(约2600斤)、品种进行登记,以便日后估算受损金额。
专家评估定损失,律师普法释利弊
由于陈某自行估算茶叶损失约78万,物业方则表示因茶叶的特殊性,对茶叶的受损价值提出质疑,双方对于赔偿金额久持不下。且调解过程中,物业公司不断更换负责人,导致调解多次被中断,陈某萌生了走诉讼程序的想法。
为了让当事人省时省力,司法所调解员丁春平特地咨询文祠法庭法官,了解到根据诉讼标的额估值规定,茶叶具有特殊性,若走诉讼途径于业主不利。
潮州人“斟茶”讲究把握分寸,坚持“茶水七八分”,避免“茶满欺客”。凤凰司法所遵循泡茶中“茶水均匀分配”之理念,不偏不倚进行调解,一方面依托“律师+调解”模式,调解员邀请律师上门分别与双方沟通,释清相关法律法规,阐明选择人民调解方式解决比民事诉讼更加快速便捷;另一方面主动邀请潮州市茶农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专家,与双方当事人座谈分析该案件茶叶定损的难点,经专家参与评估,最终定出双方认可的茶叶受损价值。
社会力量共参与,和气生财化纠纷
此时,当事人双方对于责任划分又有了不一样的看法。陈某认为物业方责任导致消防水泵不当关闭,未能及时排水。物业对此也十分委屈:“地下室钥匙是业主自行保管,我们日常无法进入检修。”双方均认为对方有过错,案件又陷入了僵局。
凤凰司法所另辟蹊径,引入社会组织力量参与调解。由于案件所在小区属某房地产旗下,加之平时房产公司经常举办法治讲座,具有一定法律素养。因此,司法所充分动员该房产公司共同参与到该案件调解中。
最终,物业公司提出以保险金赔偿,并减免陈某20年的物业管理费及停车费。房产公司则本着热心公益、以和为贵的理念,主动提出愿意与陈某签订2年的购销合同,每年购买不低于10万元的茶叶。
潮州人喝工夫茶,互相敬茶礼让,以和为贵、和气生财。陈某见其损失有了稍许补偿,也多了个长期客户,本着和气生财原则,也愿意息事宁人。至此,该宗起源于茶叶的纠纷历时一年多,在茶聊中得以化解。
该案件源于茶解于茶,凤凰司法所巧用“茶文化六步调解法”,依托“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统筹茶农专家、律师、热心企业等社会力量,公平公正寻求矛盾平衡点,促使矛盾双方放下心结,在茶聊中化解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