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湘桥区铁铺镇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推进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实体化运行,积极探索“一核三化三联”工作路径,助力提升铁铺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质效水平。
建强“一个中心”
推动治理从“各自为阵”向“协同作战”跃升
铁铺镇以“枫桥式”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深度构建“综治+”格局,聚力一体化运作。
资源整合,打破壁垒。以“综治中心+平安法治办公室”为核心,融合综合事务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站、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等中心(站)职责,统筹公安、司法、信访等各个部门职能,实现“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通过集中办公、统一调度,破解部门间信息孤岛难题,形成协同作战合力。
功能升级,全链服务。综治中心规范设置群众接待厅、矛盾纠纷调处室、网格工作室、社会心理服务室、部门进驻工作室、监控研判室、社会组织工作室等“六室一厅”,为来访群众提供信访接待、纠纷调解、心理咨询、法律服务等服务,帮助群众“只进一扇门,可解千家事”。以“茶文化六步调解法”为主题,打造“茶+调解”实体场所,将潮州传统文化与人民调解平台建设有机融合,促使矛盾纠纷在喝茶、唠嗑中迎刃而解。中心规范化投入使用以来累计接待服务群众1200多人次。
双轨联动,全域响应。深化扁平化管理优势,创新建立“领导轮值+部门驻点”双轨运行机制,推动“信访超市”平台实现全域覆盖、全时响应。群众既可通过线下“信访超市”精准对接诉求服务,也可通过线上“社区警务对接”实时反馈问题,构建起“单点诉求全域感知、复杂问题协同处置”的新型治理模式。自平台运行以来,累计受理群众诉求606件,化解率达100%,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基层善治目标。
坚持“三化驱动”
推动治理从“碎片管控”向“系统集成”跃升
铁铺镇以网格化管理为基底、智能化技术为支撑、多元化调解为路径,构建起“立体防控+精细治理+源头化解”三位一体治理体系,实现群众诉求高效响应、安全隐患动态清零、历史积案攻坚突破。
网格管理精细化。全域划分为66个综合网格,打造老中青结合的网格员梯队结构共37名,网格员身着“平安湘桥”蓝马甲,臂戴“平安湘桥”红袖章,在辖区内各网格开展治安巡逻防控,及时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并上传“粤平安”云平台,综治中心根据纠纷类别将事件派发至职能部门调处化解后进行汇总、建档,有效形成“干部沉下去、问题浮上来”的治理格局,自去年以来排查办结网格事项8000多起,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
风险防控智能化。实施“雪亮工程”提质工程,全域部署257组超清摄像头纳入“视频融合赋能平台”,实现学校医院、交通干线、文娱广场等重点区域100%全覆盖。打破现有摄像头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联通共享,综治中心实现对全域视频资源的统一指挥调度和智能分析研判,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可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协调相关部门快速处置,形成“发现-预警-处置-反馈”的工作闭环,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
矛盾化解多元化。发挥“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作用,建立“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快速响应机制,创新诉调对接、警调对接、访调对接“三调对接”模式,构建“公检法司+法律顾问+职能部门+村居干部”多元调解矩阵,有效破解基层调解力量分散、调解效率不高、调解公信力较弱等困局,累计化解疑难复杂矛盾纠纷14宗。特别设立历史积案化解专班,通过“一案一策”精准施策、“多方联动”协同推进,成功解决4宗矛盾纠纷历史积案,推动案结事了人和,让“枫桥经验”在铁铺落地生花。
完善“三联协同”
推动治理从“单点突破”向“全域共治”跃升
铁铺镇大力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村居末梢延伸,形成矛盾就地解决、风险源头防控、服务精准触达的善治新局面,为城乡融合发展筑牢平安基石。
深化重点工作联动机制。铁铺综治中心全面推行党政领导包案责任制,对辖区突出矛盾纠纷实行“一案一策”精准管理。由综治中心主任牵头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第一时间组织分管领导、责任部门开展联合研判处置工作。通过系统分析、动态跟踪、前瞻预警,联动职能部门依法依规实施综合调处,形成矛盾纠纷化解闭环,切实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优化社会治安联防体系。鉴于铁铺镇特殊的城郊区位特点及产业人口集聚现状,镇综治中心着力构建“公安+综合执法+城市管理”三警联动巡防格局,在工业园区实施常态化治安巡逻。重点排查交通隐患、消防风险及矛盾苗头,夯实基层安防基础,为园区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与此同时,培育发展25支共计700余人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反诈宣传、应急演练、消防培训等活动,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创新平安建设联创模式。充分挖掘乡贤达人、寨老族长等基层“人熟、地熟、事熟”优势力量,组建233人乡村和事佬队伍,与基层治理体系深度融合发展,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依托“双百工程”社工站,立足镇域、辐射村居,重点关注低保低边家庭、困境儿童、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服务领域从基本生活保障拓展至环境卫生整治、突发事件应对等多个维度,真正实现了民生服务“零距离”,架起了党群干群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