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激活银发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独特优势,8月26日下午,广州市荔湾区举行全市首个常态化进驻区综治中心的“老干部调解工作室”揭牌仪式暨服务启动座谈会,标志着荔湾区在全市率先探索“老干部+综治中心”专业化调解路径迈出关键一步。
广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荔湾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以及区委政法委、区委老干部局、区信访局相关领导,首批“特邀调解顾问”代表参加活动,共同见证这一基层治理创新举措落地生根。
首创“银乐调解”专业平台
常态化服务嵌入治理中枢
下午3时许,揭牌仪式在区综治中心一楼举行。市、区参会同志和“特邀调解顾问”代表共同为“荔湾区老干部调解工作室”揭牌。
区委政法委负责人介绍,该工作室作为全市首个进驻区级综治中心的老干部调解专属阵地,依托综治中心“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将老干部调解服务深度嵌入基层治理中枢,探索通过“坐班+动态响应”模式,实现矛盾调解服务的常态化、专业化、精准化供给。
召开老干部调解工作室常态化服务专题座谈会
座谈共商发展良策
银发力量“双向赋能”
揭牌仪式后,随即召开老干部调解工作室常态化服务专题座谈会。区委政法委、区委老干部局分别围绕平台建设、服务保障等作发言,老同志代表结合自身经验畅谈思路,现场氛围热烈。
“‘老干部调解工作室’的定位是集‘调解、疏导、宣传、传承’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区委老干部局负责人介绍,老同志既有“过来人”的智慧,又有“公道人”的威信,参与调解往往更容易让群众“听得进、信得过、解得开”,让调解服务更加“有温度、接地气”。搭建这个平台以更好发挥老同志经验优势和专业特长,助力群众解决“关键小事”和“重点难点”。
“调解工作,要用心用情,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老干部代表表示,做好人民调解工作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这不仅给我们搭建了舞台,也是给了我们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学习钻研法律法规,学习心理学等相关知识,探索明法析理、情感触动、利弊浅析等独特调解方法,努力寻求各方满意的最优解。
颁发聘书开启服务
银发使命“再启新程”
座谈会最后,区委政法委、区委老干部局联合为首批25名“特邀调解顾问”颁发聘书。红彤彤的聘书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它标志着老干部正式以“专业调解力量”身份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将以“第三方”中立视角和“老友记”亲近身份,为群众提供更贴心、更专业的调解服务。
“老干部调解工作室”的揭牌成立是一个全新的起点。荔湾区将持续深化老干部常态化进驻机制,持续吸纳更多的老干部积极参与,开展更多批次的“招聘”,进一步充实“老干部调解专家库”,并将服务范围由区级综治中心扩大到各街道,由“点”到“面”逐步深入。同时,深化“银发调解能力提升计划”,邀请政法专家、资深调解员为老干部定期授课,帮助其掌握最新法律法规与调解技巧,确保老同志服务“专业在线”。
据悉,荔湾区“老干部调解工作室”在区综治中心揭牌成立的同时,第一个在基层街道试点的“老干部调解工作室”在华林街道综治中心同步揭牌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