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清远市公安机关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深入查找出警慢、执法不规范等原因,创新涉警务投诉双周通报例会机制,推出“局长信箱”新举措,推动“平安+满意”2.0创建活动进一步走深走实。
●“双周例会”解决涉警投诉
近年来,市民可通过清远12345政府服务热线、110警情访评、警务督察12389投诉、涉警信访投诉等渠道表达自身诉求以及涉警务的投诉和建议。清远公安通过全面梳理,发现涉警务投诉主要集中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因此,清远市公安局不仅将受理涉警务投诉纳入“一把手”工程,并且每两周定期召开全市涉警务投诉通报例会。“双周例会”对群众反映的接处警回访不满意、执法办案不规范和行政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进行集中通报,对发现的每一起涉警务投诉逐一调查核实、整改反馈,切实解决队伍中的顽瘴痼疾。截至今年8月底,清远已连续召开30次全市公安机关涉警务投诉通报例会,切实形成“投诉、通报、核查、处理、反馈”的闭环运行模式。
今年7月,市民骆女士因家里摩托车被盗一事到清远市公安局清新分局浸潭派出所报案。3天后,因想了解案件侦查情况,骆女士向12345政府服务热线寻求帮助。
接到转来的线索后,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立即启动涉警务投诉流转机制。经核查,浸潭派出所接到骆女士报警后,当天已出具报警回执及案件进度查询告知书,同时安排民警到被盗现场进行勘查,并调取现场周边视频监控开展案件侦查工作,抓捕盗窃嫌疑人的大网已经铺开。7月17日晚,浸潭派出所将涉案嫌疑人王某清抓获,并专门致电骆女士反馈案件进展,骆女士表示十分满意。
从“心急了解案情向热线求助”,到“公安主动反馈案件进展”,骆女士最终给出的好评,源自涉警务投诉双周通报例会机制的有效牵引。据介绍,“投诉、通报、核查、处理、反馈”五位一体的投诉线索闭环流转机制,令整个流程高效运转并提升整改效果,提高了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同感。
今年上半年,群众对清远公安工作的满意度有效提高,出警慢、态度差、未收到报警回执3类不满意事项,同比下降78.55%,环比下降43.2%,群众满意度由去年的90.46%上升至今年的98.24%.
●“局长信箱”全力纾民困
今年5月,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清远市公安局“局长信箱”正式开通。据了解,“局长信箱”也是涉警务投诉双周通报例会工作机制的深化和延续,清远公安依循群众来信,开展相关线索跟进和警务工作,真正做到解民惑、纾民困、集民智,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
今年6月,在一起投诉清城公安分局光明派出所不作为的信件中,受理人员第一时间转交核查,力促办案单位全力抓获犯罪嫌疑人的同时要及时向来信人通报工作进展。随着主要犯罪嫌疑人落网及通报工作的逐步完善,来信人第一时间知晓了案件的最新进展,并打消误解,对“局长信箱”给予五星好评。
从最开始的“不作为投诉”到“快作为好评”,这是“局长信箱”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一个缩影。“局长信箱”采取“前台受理、后台流转、网上沟通、网下办理、限时反馈、跟踪督办”的闭环办理模式,通过明晰责任分工、明确办理时限,提高办理效率,获得群众的肯定和支持。
近期,“局长信箱”收到一封由市民温先生寄来的求助信件,反映其父亲意外身亡,希望公安机关协助其解决数项诉求。收到信件后,“局长信箱”专班和相关警种部门仅用一天时间即完成调查,迅速约见来信人,认真解答温先生的咨询。温先生最后写感谢信表示:“感谢各位帮我解决了难题。”
自“局长信箱”开通以来,清远市公安局根据群众来信开展相关线索跟进和警务服务工作,共收到来信259件,办结255件,办结率98.46%,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切的诉求及建议,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安全感。
(南方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