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清远市公安机关在全省首创涉警务投诉“双周通报例会”(下称“双周例会”)工作机制,广泛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畅通“民呼警应”机制。
“双周例会”针对群众前两周反映的接处警回访不满意、执法办案不规范和行政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进行了集中通报,形成“投诉——通报——核查——处理——反馈”的闭环运行模式,切实解决公安系统中的顽瘴痼疾。
坚持“四必”要求
据了解,2020年6月23日,清远市公安局召开全市涉警务投诉情况第一次通报会,在全市建立起涉警投诉例会通报工作机制,每隔两周定期召开全市涉警务投诉通报例会。
截至今年8月26日,清远已召开30次“双周例会”,并通过视频连线开至清远各县(市、区)公安局及基层执法执勤所队。清远市公安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深入查找分析涉及“出警慢、态度差、未收到报警回执”等问题原因,从建章立制、规范流程、创新模式等方面精准施策。
“双周例会”机制坚持一查到底,坚持“有投诉必核查,有不足必改进,无过错必澄清,有过错必追究”的“四必”要求,让每一起涉警投诉都有落实、有结果、有回应。随着“五位一体”投诉线索闭环流转机制不断健全完善,清远公安打击违法犯罪的效能大幅提升。
今年上半年,清远公安的群众满意率显著提高。其中全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满意率达88.41%;出警慢、态度差、未收到报警回执三类不满意事项同比下降78.55%,环比下降43.2%;群众满意率由之前的90.46%上升至98.24%。
“局长信箱”见实效
同时,通过向社会公布“局长信箱”,清远市公安机关实现公安局局长与人民群众直接连线。自今年5月开通“局长信箱”以来,清远公安依循群众来信,开展相关线索跟进和警务服务工作,准确把握民意诉求和公众期待,切实做到解民惑、纾民困、集民智,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
据统计,截至8月19日,清远市公安局共收到来信168件,办结166件,办结率98.8%;收到群众“五星好评”7个;通过“局长信箱”线索立案2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名。
为民实事
速破盗窃摩托车案
7月11日,市民骆女士因家里摩托车被盗一事到清远市公安局清新分局浸潭派出所报案。14日,骆女士着急了解案件是否侦破,于是向12345政府服务热线寻求帮助。
清远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12345政府服务热线转来的线索后,立即启动涉警务投诉流转机制,将线索转至相关部门开展核查。
经核查确认,浸潭派出所接到骆女士报警后,当天已出具报警回执及案件进度查询告知书,同时安排民警到被盗现场进行勘验,并调阅周边监控视频开展侦查。
7月17日晚,浸潭派出所将盗窃嫌疑人王某清抓获归案。
随后,浸潭派出所专门致电骆女士反馈案件进展,并告知其民事诉讼权利,骆女士对公安机关迅速破案表示满意。
助“黑户”初中生入户
日前,佛冈县公安局龙南派出所在开展户口整顿工作中发现:在龙南中学就读初一的学生小刘(2006年出生)因家庭原因一直没有办理入户登记,更没有办理二代居民身份证,是一名“黑户”。
经核查,小刘出生时父母没有及时为其办理新生儿入户登记,且无《出生医学证明》,而后其父亲因违法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其母亲改嫁后至今不知所踪。多年来,小刘一直由爷爷照顾抚养,因爷爷不了解相关政策,没有给小刘办理入户登记。
掌握情况后,龙南派出所通过调查走访了解到小刘的出身,又驱车前往韶关监狱采集小刘父亲DNA血样,并邀请司法鉴定人员前来派出所为小刘取样进行DNA鉴定,核实小刘的身份信息。
拿到鉴定结果后,龙南派出所按正常出生入户流程为小刘成功办理入户登记。小刘的爷爷见警方解决了孙子的入户问题,十分高兴,向该所送上绣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字样的锦旗。
(南方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