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教育开展以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检察院将“我为群众办实事”贯穿教育始终,紧密结合检察职能,以“小切口”做好服务群众“大文章”。该院针对本区窨井盖安全问题,开展井盖设施安全隐患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推动建立“窨井盖2小时抢修机制”,守护了老百姓“脚底下的安全”。
一、强化梳理调研
组织检察官对花都区近三年涉井盖投诉意见进行梳理,形成“问题井盖”专项分析报告;成立专门办案组,开展井盖设施安全隐患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通过实地走访、调阅资料、询问工作情况等方式,查明了辖区内4个街镇9条道路和2个城中村存在井盖缺损、变形、松动、井盖与路面不平整等“问题井盖”40余处。及时开展井盖设施安全隐患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向花都区井盖统筹监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并现场宣告送达,建议其依法强化统筹监管职责,责令相关权属单位对问题井盖及时更换、补缺或者修复,对全区涉井盖设施问题开展清查整治行动,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民生问题落实落地。
2小时紧急抢修
二、加大监管力度
召开由检察院、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科技工业信息、水务等职能部门和各街镇代表及排水、通讯等企业代表参加的井盖设施管理工作会。将检察建议现场抄送与会单位和企业,当场宣读检察建议内容,督促与会单位和企业履行好各自职责,配合统筹监管部门做好井盖设施维护管理工作,第一时间联合部署井盖设施专项整治行动,督促整改问题井盖、消除井盖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目前,已推动排查“问题井盖”8607个,交办井盖设施问题863宗,整治修复794处。
三、建立长效机制
通过发挥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推动辖区窨井盖安全隐患治理,协同统筹监管部门及各相关部门,形成良性互动的治理合力,推动形成“2小时快速抢修机制”,问题窨井盖抢修时间由过去的平均386个小时缩短为2小时,及时快速地整治了一批问题井盖。督促制定并印发实施《花都区井盖设施监督管理方案》,不定期对相关情况进行检查并通报,压实监管职责,推动井盖设施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迈进,有效守护了老百姓“脚底下的安全”,美化了市容市貌、提升了城市文明程度。
区检察院与监管部门联合开展“回头看”工作
(花都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