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的意见》,率先在全国部署开展该项工作,为村(社区)“两委”和村(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专业法律服务,探索专业人才参与基层治理工作的新模式。工作开展以来,各驻村律师已经成为化解村居矛盾纠纷的“排头兵”,推动基层治理走向法治化道路。
滴滴司机刘师傅在上个月出车时遇到了交通事故,在善后赔偿过程中对方多次推诿,对此他一筹莫展。
杨杨是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沙亭村的驻村法律顾问,得知刘师傅的遭遇后,他第一时间向刘师傅了解情况。
刘师傅的赔偿数额不大,如果走诉讼渠道解决纠纷,将会给他带来一笔不小的额外支出,因此杨杨提出可以给刘师傅提供免费的法律调解服务。
处理完刘师傅的案子后,杨杨又马不停蹄赶往村民家中,为村民答疑解惑,对于杨杨来说,驻村7年,他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工作节奏。仅今年前四个月,杨杨接待来访群众就接近300人次。专业人士用专业知识参与基层治理,这对于村“两委”而言,减轻了不少工作负担。
从2014年“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开展以来,近8000名律师加入到队伍中来,为村(社区)“两委”和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超过267万人次,直接参与调处矛盾纠纷近9.4万宗,参与处理敏感性、群体性案件2400多宗,处理其他法律事务近27万宗。大量矛盾纠纷得到有效调处,群众上访的数量明显减少,基层的刑事案件发案率明显降低。
(广东新闻联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