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白云区景泰街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法治思维和创新举措破解基层矛盾纠纷。2025年以来,景泰司法所通过构建多元调解机制,在涉外贸易、民生权益、群体性纠纷等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从首例涉外纠纷2小时速调到首创“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再到24小时化解43户家庭退费纠纷,一系列典型案例生动诠释了基层法治建设的“景泰实践”。
涉外纠纷实现“零的突破”
跨境贸易有了“司法加速度”
近日,景泰司法所仅用2小时成功调解首例涉外汽车销售合同纠纷案,实现辖区涉外矛盾化解“零的突破”。某国商人巴某公司与广州奥某汽车公司因新能源汽车尾款支付与提货单交接僵持不下,司法所迅速启动涉外纠纷绿色通道,联动律师、调解员精准锚定症结,破解双方信任壁垒,为跨境贸易纠纷化解提供可复制的“景泰经验”。
首宗司法确认案
让调解协议吃下“定心丸”
同年4月,司法所通过“调解+司法确认”模式高效化解一起员工猝亡补偿纠纷。物业公司员工罗某下班后于宿舍意外身亡,家属与企业就责任划分及赔偿金额争执不休。调解员坚持“法理情融合”,最终促成企业支付15万元补偿金。为确保协议效力,司法所主动对接法院,完成辖区首宗司法确认案件,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彰显基层司法“调解一案、稳定一方”的社会效应。
24小时化解群体纠纷
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生根
2025年6月,“某某艺术”培训机构突然关停引发43名家长集体退费纠纷。司法所联合多部门成立调解小组,通过“三管齐下”破局:固定证据锁定责任主体,背靠背调解消弭对立情绪,创新提出“股东垫付+分期支付+课程承接”方案。经15小时连续攻坚,4万元未消课时费全部清偿。调解员同步开展普法宣传,提示家长选择机构需“查资质、查资金、查安全”,从源头防范风险。该案通过多元调解手段将群体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生动践行“小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理念。
“三结合”模式
筑牢基层治理防线
从涉外纠纷破冰到司法确认创新,再到群体性事件快速处置,景泰司法所逐步构建起“前置排查+联动调解+普法宣传”的基层治理体系:一是前置排查,依托网格化管理,对涉外贸易、劳资纠纷等重点领域开展风险预警;二是联动调解,整合律师、行业专家等力量,形成“专业研判+多元共治”调解链条;三是普法宣传,通过以案释法、专题讲座等方式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实现“化解一个、教育一片”。
景泰司法所以创新为笔、以实效为墨,在涉外法治、司法确认、群体纠纷等领域交出亮眼答卷,彰显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的转型升级。下一步,景泰司法所将持续深化新时代调解体系建设,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贡献更多法治智慧。